第九十二章 攻略进行曲(二)(1 / 4)
庆丰楼装修的雅致,二楼包间,竹兰梅、太白游、醉翁亭等等,名字都取得挺有意境。竹兰梅临窗,能看个街景。宁国与景宗上座,其他人各负其责,立在他们身后。
“俩位爷,您吃点什么?咱们庆丰楼的鱼是大大的有名,活鱼您掌眼,新鲜得很,活蹦乱跳的,看完再给您下锅清蒸,保证味道鲜嫩可口。楼里大师傅,正宗做鱼出身,就是先帝爷都吃过他做的美味佳肴。”小二哥说话溜索,一点结巴都不带打的。
“既然如此,就来一条,清蒸好了。对了,你们这有什么鱼?”景宗闻言一笑,问道。既然来了民间,自然要吃点民间的吃食。至于什么先帝爷都吃过,景宗不置可否,没当回事,买卖人家随口吹上几分牛皮罢了。
“江上人往来,最爱鲈鱼美。咱们楼里老板这鱼有不少都是从江上运来的,保值不易,客官您可要试试这鲈鱼?味道最是鲜美。”小二哥搓搓手,笑嘻嘻又道:“就是这价位稍微有些贵……”
“价格无所谓,你还有什么招牌菜没有?”宁国公主从小锦衣玉食,便是皇家私库余粮不多,也绝不会亏欠公主衣食住行。小姑娘压根就没想过国计民生,物价问题。
“恩,这一尾多少钱?”景宗则与宁国不同,他自允为明君,到有几分想知道知道民家物价如何?是否像大臣们上报这样,物价轻微上浮,百姓尚未有怨言。
“咱楼里这鱼论斤,不论尾数。这一斤是200文,估摸着这蒸鱼上来,少则400文,多则600文。”小二哥掰着手指头,比划了一下。
宁国不觉如何,她衣食住行都有人供给,往日里钱财上最小知道的数字是论贯的,几文钱什么的完全没听过。景宗闻言,额头皱了成了个川字,问道:“那现在米面多少钱?”
他这话问的没头没脑,不光小二哥听得呆了,连小公主都没回过味来。鱼都要几百钱一尾,那百姓生活当中最最重要的粮食涨价涨到了什么程度?景宗颇为关心与好奇。正常来讲,五六百文钱都够一个小户人家一个月的口粮钱了。
“客官,您先喝口茶,润润喉。咱楼里招牌菜多,我家小二哥要是有招待不周的地方,您和我说。”掌柜的提了壶茶,亲自给俩位上宾满上,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娴熟至极。
“没有,小二哥很好,在下就是想问问,现在京城当中的米价面价而已。”景宗笑道。少年君主抬眼打量了一下掌柜的,只觉这人长得白胖白胖,面模红润,慈眉善目,双下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