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回归(1 / 5)
弘德六年, 盛文帝励精图治, 四海之内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而帝后恩爱至今, 成了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百姓们在安居乐业之下,也乐得传颂帝后的美名。
京城作为天子脚下, 更是安稳富足,如今一事入秋之际, 正是一年之中丰收的好季节, 且今年老天眷顾, 收成格外的好。京城西郊鹿鸣山脚下那近千亩的良田里金灿灿一片,俱是那饱满沉淀的麦粒将麦穗压弯了腰,佃农们脸上是藏也藏不住的笑,干劲十足地在地里收割着丰收的喜悦。
西郊的鹿鸣山因常能听到呦呦鹿鸣而得名,山上有座远近闻名的千年古寺——龙华寺, 山下散落着三四个小村庄, 而近些年来山下的那个农庄和近千亩良田也为百姓们津津乐道。
据说这个庄子和千亩良田原是虞老将军给女儿的陪嫁, 这位虞家小姐难产去世后就将这份陪嫁留给了自己的长女, 也就是现在的皇后娘娘。
这附近的老百姓总是对这个庄子津津乐道,要知道这可算是当今皇后娘娘的陪嫁呀!那个独宠后宫,和当今圣上举案齐眉羡煞大盛万千少女、少妇加老妇的皇后娘娘!
现如今这庄子由皇后娘娘的一位姓丁忠仆以及丁家一家子在看管着,主事的是一位和蔼但精明能干的中年大嫂子,大家伙都亲切地称她为丁婶子。
庄子上将这近千亩良田一部分承包给附近的佃农们,每到田里庄家丰收时庄子上会按定额抽成, 剩下的便归佃农们所有,还有一部分精田由庄子自己打理,雇了人种些蔬菜瓜果,还养了不少牛羊家畜。不管是哪一种,庄子的管事心善,给的分成和工钱都十分可观,附近几个村子上的村民们几乎都在庄子上找活敢或是干脆承包一两亩地自己种。
想今年这样的丰收年,粮食多了,庄子抽成后留给佃农们的也就多了,所以大家都是干劲十足,男人们每天天不亮便早早下地割麦去了。
这天天色还蒙蒙亮,桃李村的佃农朱大嫂便也准备妥当随她家要去庄子上上工的男人一起出来门,她手里挎着一个小竹篮,里面是一些针线剪子,庄子上除了男人们事农外,还会时不时派些纺活、绣活让村里的女人们去庄子上干活,给的工钱比市面上倒卖绣品的价格还要高上好几个铜板,村子里的女人无事时都回去庄上谋些活计补贴家用。
今日朱大嫂便是要去庄上做绣活,她绕出自己家的小院子,转身来到邻家那间有些破旧的小木屋前敲了敲门,高声问道:“月娘可是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