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1 / 4)
赵国、邯郸、南城门。
清晨之时,初春的风还带着瑟瑟寒意。
守门的士兵打着哈欠似睡非睡,看的一旁的老兵心头火起,狠狠一拍肩膀骂道“你这小儿正经些!小心耽误大事!”
“咄!不过是来往客商庶人罢了,能有何事?”士兵不以为意道。
老兵哼笑一声,说道“今日可有魏国贵使而来,小心一个不好得罪贵人,下场凄凉。”
“魏国派了何人来?”年轻士兵追问道。
“龙阳君。”老兵说道。
“哦~”一听这个名字,年轻士兵就发出了意味不明的古怪笑声,手指戳了戳旁边人,“哎,我等终日操劳不得饱食,有人却仅凭容色便万人之上,堂堂男儿,却……”
“你这竖子住口!”老兵疾言厉色打断了他的话,“这等话也敢妄言,万一得罪贵人不要命了!”
年轻士兵心不甘情不愿地住了口,还嘟囔“只你我二人,能有什么?”
老兵将他的神色看在眼里,心下叹息一声,当场暗下决心要远离这个莽撞蠢货。
不多时,百余辆大车自南城门驶入邯郸城内,车顶魏国王旗迎风猎猎,一身玄铁重甲的侍卫威风凛凛,手持武器护卫在车队两侧。
“终于到了。”明夷说道,然后掀开雕花的窗格竹帘看向车外,一路观察赵国的风土人情。
这一看便有些失望。
赵国作为老牌大国,其都城邯郸本应当繁华富庶,即便比不上因为水路发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魏国大梁,也应当不限于齐国临淄和秦国咸阳。
可眼前的街道人流,却像是一个久病初愈的老人,努力支撑着勉强恢复了些气力的身体跑步。
街上来往之人多见于妇女和年老年幼者,正当年华的青壮年则少有。
“长平之战时,秦,赵两军在丹水边对持了整整三年,耗尽赵国上下粮草钱财在前,白起坑杀赵国士兵四十五万人在后,更有之后的邯郸三年之围。”身后车厢内,盖聂沉声说道“经此一役,赵国元气大伤,这才经过十余年休养,自然无法与昔日比较。”
“只可惜了白起一代战神,没有堂堂正正战死在沙场上,却落了个自尽身亡的结局。”明夷头也不回的说道。
车队在赵国官员的带领下,去往南闾巷的驿馆中入住。
这条街上一连片新旧不一的建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