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3 / 6)
不知是为了什么,却能体会到她的失落,于是在桌下偷偷握住了明姝的手。
明姝一愣,面上却不敢露出痕迹,悬着心等下文,不知晏子钦要玩什么把戏。只觉得掌心酥酥麻麻,原来是他在用微凉的指尖在她掌上写字。
“你就是我的眼前人。”
这天下的女子虽多,可能进入我眼的,只有你。剩下的话晏子钦不会说,更羞于说,可是已经足够了。
一笔一划清清楚楚,他的手虽凉,可明姝的掌心却微妙地发起热来,偌大的厅堂,仿佛静到无声,旁人一定想不到,这人声鼎沸的宴会上,无人在意的桌案下,竟有这样的这样的脉脉温情,让两人的五感都模糊起来,只有手中暖暖的□□的真实的。
直到听人叫她,明姝才回过神来。
原来是晏殊正举杯笑谈,道:“在场都是文雅之人,连女子皆能成诗,不如每人撰词一首,以蝶恋花、阮郎归或是菩萨蛮为题,安排歌者们即兴唱来,岂不有趣?”
众人皆连连点头,明姝却慌了。
她完全不会啊!这不是要当众丢脸吗,而且丢的不止是她一人的脸。
人们不会说她如何,只会暗中合计,曲家怎么养出一个如此不通文墨的女儿,晏子钦空有文采,却娶了个粗鄙无文的妻子。
她好想站起来,提议大家一起比拼分割脂肪和肌肉组织,或是做片切,她绝对有信心……
不能胡思乱想了,婢女们已经取来笔墨纸砚,恭顺地分发给各人,递到明姝手中的是一张洒金笺,一管玉竹笔,明姝接过纸笔的手都是颤抖的。
见在场的人分席落座,晏殊、晏子钦以及晏殊的五位公子皆是挥毫落纸,自不必提,其余的人也是苦吟细思,撰写两句,只有明姝手发抖脚发颤,一个字也写不出。
想想在现代时背过的诗词吧,什么“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等等,这是晏殊的词,正主就在场,用不得。
再想想,还有“梦入江南烟水路”……这是晏几道的词,此人是晏殊的第七子,虽然此时还没出生,可是剽窃人家儿子的词也太不地道。
“醉别西楼醒不记”?不行,是晏几道的!“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还是晏几道的!
明姝想了五六首,居然都是晏几道的,好像中了晏家人的毒一样,只怨她上辈子独爱《小山词》,越是危急,越是想到他的作品,别人的词要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