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1 / 4)
作者有话要说: 已替换~~
一言既出,两下分明。晏子钦和岳父都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只是心中的“君”不一样,一个是被皇帝一手提拔起来的天圣年间状元,一个是辅佐太后垂帘听政多年的肱骨之臣。
曲院事慧眼如炬,怎能看不穿女婿的意思,其实他何尝不明白,这天下终究是皇帝的,只是自己已然是太后的入幕之宾,若非太后主动放权,就算他有心转投皇帝,也不会被信赖,何况还要承担被太后党羽记恨的风险。
当年,他选择将女儿嫁给晏子钦也有政治上的考量,晏子钦的家世一清二白,丝毫不涉及派系利益,未来铁定会是皇帝手下的能臣,等到皇帝亲政,曲家也可借他的光彻底洗白,如今瞒着太后,私下里帮助晏子钦,帮他就是帮皇帝,将来晏子钦自然会在皇帝面前替曲家美言。
如今,整治丁家是太后与皇帝间的共识,岂不正是他一箭双雕的好机会?
想到这里,曲院事释然地笑笑,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很好,只是你势单力薄,便是有些初生牛犊的无畏之气,也难以抵抗强梁。可想好找谁做帮手了吗?”
晏子钦无言,要找到能与丁家抗衡的可靠亲信,还是太难了。
曲院事起身,明姝赶紧来搀扶他,被他挥手拦下了。缓缓走到窗边,望着窗外似曾相识的萧瑟冬景,曲院事低声道:“你的族叔晏殊还在应天府坐冷板凳呢。一年多了,太后的气也该消了。”
一年前,晏殊公然反对曲章,触怒了力挺曲章的太后,借着晏殊在玉清宫用笏板打伤迟到的随从一事大肆做文章,将他贬为宣州知州,后来又转为应天知府。
被贬谪前,晏殊乃是刑部侍郎,且以当时的舆论,极有可能接任参知政事,也就是世人口中的副宰相。其实,在此之前,他也是极力支持太后垂帘听政、对抗丁谓滥权的大臣之一,谁成想竟一朝犯了“失心疯”,惹恼太后,被驱逐出京。
解铃还须系铃人。曲院事想着,是时候让晏殊回京了。
却说曲院事走后,晏子钦给王安石教了一课书。这些天案牍劳形,很难抽出时间照顾他,晏子钦觉得十分愧疚,正好王益来信,说是丁忧期已过,即将举家迁往新的任地金陵,到时候可将王安石托付给一个可靠之人,带回金陵,和父母团聚。
回到房中,见明姝还在看那张丹书铁券,晏子钦不由笑道:“昨天在舅舅面前表现得还挺克制的,怎么今天却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