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2 / 6)
大人偕夫人前来复旨了。”
耳边是银丝炭燃烧的劈啪声,静默中,传来沉稳的声音,就像展开上好丝缎时空气的震响,沉着而优雅。
“难为你们冒着风寒过来,赐座吧。”
得到了太后的口谕,周怀道了声是,命手小的小宦官移来两把交椅,摆在高台下。
能在御前落座是极大的恩典,若非功勋卓著的老臣,即使是宗室、太子,也要在天子面前肃立。
晏子钦知道天高地厚,自然不敢落座,拱手道:“谢太后恩典,臣不敢。”
明姝也随着福身下拜。
太后笑了,笑声依然很有朝气,虽然不敢抬头直视她的面容,可仅凭这爽朗的笑声,明姝绝不敢相信她已经是年近六十的人。
太后道:“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晏夫人。曲章曾和哀家提起他这位女儿,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无异于掌中之珠。晏卿家侍立朝班,站上个把时辰不成问题,若是叫晏夫人这样可人的小娘子累坏了,哀家也会心疼。”
如此一来,两人只能坐下。一旦落座,心情似乎也轻松了许多,可是明姝依旧不敢轻慢,还是眼观鼻,鼻观心,合计着一旦被问起为何会检验尸骸时,她该怎么回答。
太后和皇帝不是晏子钦,不会被她的一句“跟我父亲学的“蒙混过去,纵然想不通两位贵人为何会对自己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娘子感兴趣,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听下去。
“晋国公府上四衙内的事闹得沸沸扬扬,难为晏卿家了。”年轻的皇帝开门见山道,言语之间频频看向太后,似乎一字一句都在征询她的一间。他的额前渗出汗水,不知是因为慈宁宫太过炎热,还是因为在母亲面前感到紧张。
毕竟,他是个一年四季只穿夹衣,冬不觉冷,夏不觉热的人。
官家继续道:“趁着母后在场,朕也想听听事情的真相,不知晏卿家可有结果了?”
晏子钦沉默了,他虽然知道皇帝的心意,却不知道太后倾向谁。虽说她曾与丁谓不和,不过那都是七年前的事了。
七年前,真宗皇帝病重,太子年纪尚幼。当时,三朝老臣寇准出任丞相,他秉性正直,为官清廉,为天下所共推,更是太后极力拉拢的对象。
当时还是皇后的刘娥知道自己根基未稳,为了平衡内忧外患的局面,她必须借助肱骨之臣的力量,可丁谓竟伙同枢密使王钦若伪造天书,蛊惑病根深重的真宗皇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