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 / 4)
重要的证物就这么没了,大家一时难以消化,场面又寂静又尴尬。
“都怪我!”明姝自责道。
高睿皱眉,气急败坏地看着杜和,“才不关夫人的事!”
“对对对,都怪我!”杜和懊丧地连连点头。
晏子钦无奈道:“别闹了。”他一边说一边在掌心比划着,“我大概记下了那两个字的写法。”
高睿一顿,笑道:“那太好了,我熟悉城里各家府第,我来带路。”
快马加鞭,转眼就到薛先生府上,院落并不宽敞,甚至有些萧条,下人很少,年纪又都大了,可见薛先生也是清贫了一世的清官,告老还乡后过着平淡普通的日子。
听说晏通判来向自己请教契丹文字,薛先生很高兴,老来多健忘,唯有这钻研了一生的外国文字还没忘。
“总算还有人记得我这个老头子。”薛先生一边带上西洋舶来的水晶眼镜,一边挑眉看着晏子钦刚刚写好的两个字。
晏子钦最敬重前辈,毕恭毕敬道:“请教老先生,这两个字在契丹文中做什么解释?”
薛先生道:“你这字写得有些走形,这里应该是上挑的钩,不是横,这里应该是折,不是点,虽然写得不怎么样,可还能认出来。”
“那到底是什么意思!”急于弥补过失的杜和已经忍不了听他啰嗦了。
薛先生不赞同地瞪了杜和一眼,“没什么意思,一个姓氏而已——复姓‘耶律’。”
“耶律?这不是辽国的国姓吗?”明姝道。
薛先生捻须道:“是啊,但不是所有姓‘耶律’的都是皇族,就像天下恁多赵家,却只有一支是咱们大宋的皇族。耶律氏虽为契丹人,却起源于鲜卑的宇文部,唐朝末年,契丹迭剌部耶律家族以军功崛起,自此耶律氏龙兴,遂有一国之享,有些散落民间的,或者迁入中原的,早已和皇族没什么干系了。”
明姝点头道:“想不到耶律氏立国比我大宋还要早,可于……”她差点把于卿说出来,看到晏子钦的眼神,忽然闭口,“纸上为什么写耶律二字?”
晏子钦道:“这就是我们的事了,不叨扰薛老先生,晚辈告辞,来日登门再谢。”
薛先生着实喜欢这个后生,笑容可掬地道:“好说好说,晏大人几案之暇能想起老朽已是我这把老骨头的万幸了。”
他忽然转喜为悲,叹道:“若是我那个不成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