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4 / 6)
有关。”
“专家……听上去很难的样子。”
“您应该很容易就能理解。我当时正在进行一项研究,从分子、细胞层面解析大脑的高次机能,成功解明了脑神经活动和记忆、学习之间的关系。接下来,我将关注点放在工艺品和材料加工领域,研究那些在手工作业方面呈现出惊人技艺的著名工匠的大脑。在好几名巧匠的协助下,我发现了令人惊异的事实。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他们拥有好几个大脑。”
青江身子向后一仰:“怎么可能……”
“当然,这是个比喻。”羽原点着头道,“在解剖学上,普通人的大脑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可是,一旦进入作业领域,区分就非常明显了。无论进行多么复杂的作业,他们的大脑都只使用了一部分。当砍削、弯曲、组装部件的时候,普通人必须扩大大脑的使用范围才能完成。如果工序更复杂,就得几乎把整个大脑全都用上,就算有人跟自己说话也充耳不闻。听其实还是能听到的,最重要的是信息处理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在这一方面,巧匠们的情报处理能力就显得游刃有余,一边工作,一边还能观察、思考、修正。而他们自己,是完全意识不到的。许多信息的处理都是下意识进行。这就是职人的‘感觉’所在。”
青江嗯了一声。他知道专业匠人们有多厉害,但是一经科学说明,却有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感染力。
“这是靠训练达到的吗?”
“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不过我认为,遗传基因也是要素之一。反复训练能让大脑创造出效率更高的神经回路,但其速度和成果却因人而异。”
这一点,青江也能够理解。就和体育天赋类似吧。就算付出同样的努力,也不见得能获得同样的回报。
“现在让我们继续谈谦人君。”羽原说,“在他身上,新神经回路的形成速度特别快。当大脑需要处理某种信息的时候,一开始会花点时间,但反复几次之后,处理速度就会飞速上升。通过研究,我发现,这种处理所使用的大脑范围被局限在最小限度以内。就和工匠们一样,他的大脑是有余裕的。所以,余下的部分,就可以用来处理完全不同的信息。他从植物人状态中奇迹般复活,原因就在于此。那么,这种信息处理能力能提高到什么程度呢?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所以,谦人君就寄住在了数理学研究所。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诸如什么是智能,等等。谦人君连日接受各种各样的测试,当然,这都是他自愿的。终于,我们逐渐明白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