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4)
傅辛夷那晚的梦是甜美的, 美到她嘴里仿佛含了一颗糖。
不是蜜饯那种齁人的糖, 而是那种吸溜两下甘甜得不行的糖。
梦美之后,白日更美。
江南的日出和日落, 在云层不厚的日子里, 每一刻都美得惊心动魄,能震撼人心。徐州百姓一如这自然风光, 每一日所创造出来的成效,也让天下人震撼。
百姓生活逐步恢复, 而朝廷在暗中推进的改制, 也在这片土壤上以一种春雨无声的方式逐渐影响到家家户户。当良田逐渐开垦出来,百姓种田的选择逐渐增多,封凌让户部的人说下去的话也逐渐改变。
“封状元说了,土差一点的, 建议种红薯和玉麦。以前将士们多吃占城麦, 以后会连这两种一块儿收。总归不会亏的。你要是田好,就种味道好些的水稻。要是田特别多, 就种点别处卖的贵。有钱不赚猪一头嘛!”
老百姓觉得很有道理。
户部的人还说了:“封状元还说了, 要是能琢磨出一亩田增产的方法, 尤其是更优良的种子。可以让别的老百姓也用上的那种, 经证实无误, 可直上京城,与皇帝讨赏。运势好,还指不定会被亲赐一官半职。”
老百姓都惊了。
和皇帝讨赏是什么意思?那是光耀祖宗的大事情!
其实这种条件以前就有,皇帝早下令说过。但这种政令却不是每个百姓都知道, 一定要上头的人在民间多说,很多老百姓才能牢牢记着。
最绝的还是户部的人说了那么一句:“陛下亲旨说了,从今日起,徐州百姓赚来的钱,交给朝廷的,以后会再用到徐州百姓身上。”
这一点就是户部的改制之一。
有人疑惑问了一声:“这怎么用到我们身上啊?”
户部的人哼笑:“陛下打算以后给服徭役的人钱。修陆、修河道,全出钱让你们修。当然,因为材料采买,徐州百姓给的钱肯定是不足的,所以到时候驿站会收取微薄的一点路引钱。只收铜板,不收银两。就近州府来回只收几文钱。”
路引钱?
“路引也要改了!”户部表示,“路引不改,你们没法去别处做生意。你想想,东西总归卖到别处不种的地方才更有钱啊。百姓有钱,不就是陛下有钱,不就是天下有钱么?徐州是试点,具体还看。”
老百姓被这么一出接着一出给弄得惊了又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