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嫂闹事(4 / 5)
学有限,王贾氏这么猜测也属正常。
“大嫂来我家门前哭闹,说我偷了伯父的书,还拿不出证据,这可如何是好?大嫂最好当众说清楚,伯父都写过什么书。我最近在著书,不想新书发表后,又糊里糊涂的变成伯父的遗作。”
“哈哈哈!那妇人,快说给老程听听,你父亲都写过什么书。你做闺女的总不会不知道自己父亲著书的内容吧?可能背来听听?”
王贾氏带着凄苦的表情开口道:“《三字经》为我父所著,他说自己身体不好,恐怕见不到我的孩子出世,特留此书供我教养儿女。”说完便开始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
程咬金不愧是出名的粗中有细之人,王珏对他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理由编的实在感人,如果是真事,也算一段佳话。可惜了一个不错的故事,却是编来冤枉人的。谁人能告诉我,她背错了几处?”
围观的书生争先回答:“五处!”
“短短一本书,二侄儿竟然抄错五处。以后大嫂再想算计我,可得换个人抄书才行!”
刚从老丈人家回来的王宝金也快速赶了过来,他啥话也没说,上来就先给王宝柱两拳。“你就是这么当大哥的?妹子受了那么多苦,你还帮着媳妇冤枉她?”
王宝柱讷讷的回答:“我也不识字,岳父确实给你嫂子留了书…。”
刚才中途离开的王思源,带着一个同龄小郎君去而复返,那小郎君手上还抱着一堆竹简:“大伯母的书确实丢了,二弟拿书跟王余换了糖吃。好在王余还留着这些书,村老们来认认,上面可是贾先生的字迹?”
好事的乡亲们拥着吴村长往前挤,他识字,又刚好认得贾老头字迹。
“没错,是贾顾城的字迹。”
得,不用谁总结,事情已经再清楚不过。众人都同情地看向王珏,怎么摊上这么个倒霉亲戚?有好事的文官上前拿起竹简,发现上面仅仅是一些毛诗罢了,看过后都无趣的丢开。
“家宅不宁啊!都是老身的错,没教好儿子,让各位见笑了!”王李氏刚才被气得犯了心绞痛,随着事情的澄清,她也缓过劲来,连忙跟众人致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尤其是那些家大业大的,谁家都有几个转基因物种。听王李氏这么说,那些大臣带来的家眷们忙过去安慰她。
王珏和王宝金父子,也忙着跟大臣们和围观群众致歉。等众人寒暄完,再看王宝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