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4 / 6)
有事,臣虽肝脑涂地,也替陛下守住北疆大营!北疆大营,永远只会效忠陛下一个人。”
楚昭那双黝黑的双目熠熠生辉,一时间竟美得叫人屏住呼吸。直叫人甘心为了这样的天子付出一切。
又与陛下商量了一些行军事宜,听得外头人报说崔大人求见,谭纶这才由苏公公领着,缓缓往宫外行去。回了家中,将这好消息与妻儿老母分说一番,各自抱头痛哭。谭母激动之下,竟颤抖着用烧红的烙铁在儿子背上烙下忠君二字,谭纶居然也甘之如饴,后来果真为了楚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是后话,此处按下不表。
单说兴庆宫内,楚昭安抚了两位大臣,便又马不停蹄地召见崔景深。
因为时辰已经不早,楚昭便与崔景深一同用饭,席间楚昭行止如常,不住给崔景深挟他爱吃的菜,然而两个人之间却总像是多了一层无形的隔膜,不复往日亲昵。
吃过饭,楚昭突然拿出来一份密诏交与这位心腹爱臣,只道:“如果獾郎不能辅佐的话,彼可取而代之。”
平平淡淡说出石破天惊之语,崔景深闻言大惊,毫不迟疑地跪在地上,大声表忠心。
楚昭心下叹息,目光深邃地看着自己面前这位心腹爱臣:“寡人并不是不相信你。这一走,外头说不得已经有人盼着我去死了。此去万一有什么意外,我倒宁愿朝政落到先生手里,也比落在那些禄蠹手里好很多。”
崔景深定定看着面前的君主,想要哀求陛下不要出征,然而理智和尊严都阻止了他这么说。
若为公,崔景深知道楚昭这一次出征必然有其政治考量,并不打算狠拦。
若为私,他崔景深现在已经成婚,妻子有孕,更没有了挽留借口。
于是崔景深只是低着头,说道:“陛下已经做了万全的准备,这朝廷短时间内,平稳的运行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无论如何,微臣总是替陛下守着这大楚江山,将你我二人未尽的改革继续下午,不叫陛下的心血成空。至于取而代之,我崔景深可以保证,只要新君容得下微臣,微臣便容得下他。”
到底不再说什么万死不辞也要拥护獾郎登基之类的话。两人都很清楚,比起对皇室的忠诚,崔景深不过是看到两人的情分上,才甘愿做楚昭的刀,若是楚昭不在了,獾郎又不是楚昭的骨血,崔景深哪里会看顾他呢?楚昭这道密旨,不过是请崔景深给獾郎留条活路而已。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楚昭便抠抠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