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8)
很有行动力的人,他既然下决心要直捣鞑靼老巢,就不会满意于目前的战果。
王若谷下令全军在离石暂时休整,这时内附的南犬戎派人禀告王若谷,他们可以配和出兵,与大楚里应外合夹击鞑靼。王若谷便派了身边的车骑将军谢澹前去攻打鞑靼治下的楼繁城。
谢澹出生北府兵,算起来还是楚昭的堂侄。王若谷此举,的确也有示好谢家之意。以谢澹的兵力,此时攻打楼繁无论如何也不会失败,等同于送功劳给谢澹。而且还是实打实的功劳,便是朝中唧唧歪歪的言官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王若谷外粗内细,做事自来妥帖。能够在朝野中屹立多年不倒,以一介庶子出生统领王家,王若谷必定不是一个简单沙场大将或者忠臣能够形容的,他身上也时时体现出一些互相矛盾的因素。
元嘉间,所称最重者二,曰崔清河公文襄,王琅琊公武忠。王公得君钟爱,膺殊宠,履鼎贵之位,竖震世之勋。尝镇北十六载,边关宴然,后公奔袭鞑靼王庭,封狼居胥,旧伤复发遂返。此二子者,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明将名相,生逢其时。
史记这段评语可谓入木三分,王若谷,的确是元嘉朝唯一能够和崔景深抗衡的权臣。
谢澹是个对自己的军事能力信心爆棚的人,加之一向看不上蛮夷之人,他攻打楼繁时不顾及士兵的身体,以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人海战术取得了楼繁大捷,然后又往北追击鞑靼八十里,击破胡骑于磐石。
在这种不利楚军作战的天气和局势之下,王若谷已经有了退兵歇战之意。正在纠结的时候,谢澹大胜而归,说鞑靼那边都是老弱病残,马也非常瘦弱,不堪一击。若是错过这个机会,只怕鞑靼人经过一个冬天,又能恢复过来。
王若谷反复思虑之后,为了替大楚彻底拔掉这个毒瘤,决心继续向北出兵。
然而此时右将军谭纶站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说谢澹的情报有蹊跷,鞑靼人暗弱至此,不和常理,很可能是故意示弱诱惑我军深入其腹地,而南犬戎狼子野心,本就是养不熟的狼,这很可能是一个圈套。
磐石之战后,谢澹的信心一日日膨胀,此时一听谭纶这个军奴出身的贱民居然敢质疑他,非常恼火,自己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偷偷溜了出去。其实谢澹本来只是打算找几个鞑靼人杀来泄愤而已,谁知道跑出去不远就遇见一队鞑靼骑兵,走不远又遇见一队……
因为谢澹和楚昭有几分相似,王若谷难免多疼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