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8)
下来,就要看他能否将这种领先一直延续下去了。
就在此时,安靖六年的年度财务会议在行宫西苑的渔溪小筑里举行。因宫中开支过度和李国舅等乍富新贵贪墨造成的巨大国库亏空,却要求富贵锦绣的簪缨士家出钱买单。面对这种无理且蛮横的强盗行为,以斜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士族自然是坚决不能同意的。世家里不说全是精英,至少这一代的斜桥那几位掌舵人,可都不是好惹的主。
暴发户是把咱们当成冤大头了吧?四大家族还没有倒呢,就合计着要抄家了?
因此,右仆射兼户部尚书卢三顾、户部侍郎崔名庭、参知政事谢铭这些士族代表与尚书令兼太师李尚权以及李尚权之子吏部工部侍郎李世繁和小皇帝的老师中书令郭全、中央军统领于怀远,在御前财政会议上开始了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
仁弱的安靖帝目光呆滞的坐在旁边,他被昨晚舅舅送来的北蛮女子迷得神魂颠倒,如今只盼着快点下朝好去嗑药补身子,哪里耐烦听那些乱七八糟的银子金子丝绸赋税,舅舅什么都好,就是太喜欢斤斤计较了点。俗!
虽然生母只是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子,但是在宫中养了这么多年,安靖帝本质里也是个世家子,而且是世家子中最流俗的那一类。前面已经说过了,大楚国库没钱,但是李家有钱啊,太后有钱啊。朝中有人好办事,李家靠着家里开的丝织作坊以及把守着江宁织造的大儿子,便迅速的收敛了大量的财富。
因为安靖帝的确是李太后亲生的,她便以一种小门小户里主妇贴补娘家但是也不会克扣儿子的心态在操持着这个国家。
所以,安靖帝楚恒不差钱。李国舅为了激发宝贝皇帝外甥在吃喝玩乐方面的巨大潜能,不论国库多么吃紧,对安靖帝都是有求必应。安靖帝有这样一位疼爱自己的模范舅公大人做其坚强后盾,便也耽于太平天子花团锦簇的享乐中,很有些世家中某些不成器纨绔那种对金银满不在乎,对美色来者不拒,对酒当歌,及时享乐的情怀了。
大楚立国二百余年,经过开国两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加之安靖帝的祖父乾宁帝又是一位守成之君,三代人的财富积累是惊人的。
尽管庆正帝雄才大略推行改革,将原本充盈的国库消耗掉大半,但是剩下的那一小半已经足以让小皇帝以及整个李家过上一种及时行乐,乐得挥霍的生活。李国舅更是打叠起全副的精力,满足玩心重的少年天子种种享受,新奇手法层出不穷。安靖帝也就没有心机去烦心国家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