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2 / 7)
燕都这样固若金汤,守军齐备的北方枢要都守不住,别的那些地方,真的就能守得住么?他也是经历过炮火的人,知道从前任何时候打起仗来,这座城都是北方最安定的地方。最安定的地方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外头真的还能给他们留活路么?
和谈的消息隔三差五就要出现在报纸上,但又很快被炮火声一次次击碎。虞冬荣看得很明白,小鬼子这是在拖时间,城马上就要破了。
趁着铁路线还没断,虞冬荣把紧急采购的最后几批药物伪装在布匹货物里,分小批次往南发货运走,另留了一部分,命可靠的伙计藏了起来备用。
他向来是个仓鼠性子,什么东西都要囤,钱要囤,货要囤,能想到的都要囤一囤。可是如今越囤越是不安生,简直快要得了神经病。
他和全城的百姓一样,在这种提心吊胆里,听到了城外守军司令殉国的消息。家家尚且来不及哭一哭祭奠这些军人,膏药旗就已经插满全城了。
起初,大伙儿盼着远在金陵的政府能有所行动,可后来这个心思也渐渐熄灭了。燕都周围的城市依次陷落,卫阳也不能幸免。出城的关卡被重重设置了起来,进城和出城的物资检查越发严格。
最要命的是,鬼子把卫阳的港口的封掉了。
这就意味着,北方港口从海外采购物资的线路断了。这条路一断,虞冬荣手里的那批匆匆囤下的西药,就成了硕果仅存的稀罕货了。
医药在打仗时何等要紧的物资,虞七少爷当然比谁都明白。
到了这个节骨眼儿上,想走一时也走不掉了。北方已经沦陷了,东西留下来只能是便宜了小鬼子。他得想法子把这批物资中转走。
因为一时走不掉,心里反而安定下来,照旧仔仔细细地盘算着铺面上的生意——他一日留在这里,一日就不能不管下头伙计的生计。再者说,万一哪一天真的铺面洋行都关张大吉了,遣散的钱好歹要给人家预备出来。毕竟都是跟了他这么些年的老人儿。
小鬼子占了城,似乎不打算大张旗鼓地烧杀抢掠。然而人人都能感觉到他们的祸害。街上的倭寇侨民越来越多,趾高气昂的。老百姓挨了欺负,也只得忍气吞声。
各行各业为了生活,小心翼翼地维持着日常。戏园子也开着——大伙儿要吃饭呐。可是时不时冲进一队兵,挨个把观众拎起来检查,也实在是很让人胆战心惊。
因为盘查的严格,物资往外转运非常艰难,只能少量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