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3 / 4)
作坊提供的,沈真怀疑他们根本没有正规执照。沈真把各种零件穿成一支完整的圆珠笔,一支才赚三分钱的加工费,穿一百支才不过是三块钱,这钱赚得非常心酸。
当然,这种日子比起沈灵那种被虐待的日子还是要好过一点,真正让沈真难受的不是要干活,而是心理上的冷暴力。宋根荣是根本不把他这个儿子放在眼里的,他不打他,也不骂他,却也不和他说话。多次经历过被村里其他孩子欺负回家却找不到帮助的事情后,沈真才知道亲爹是个靠不住的。
那时候家里也炖肉汤喝。猪是自家养的,即使每年杀猪时都会直接卖掉半只,但还有半只呢!所以家里其实是不缺肉吃的。可每次炖肉的时候,大头的肉都归了方石菊,接下来就是宋根荣和他的小儿子,继母和沈真是吃得最少的。沈真若是馋了,想要多夹点肉,方石菊会连带着去世的沈淑来一起骂。
继母对沈真不算苛责,但她也不会偷偷藏起了肉,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给沈真吃。这种事情是只有亲妈才会做的。继母能不故意虐待沈真,能不故意挑拨沈真和家人的关系,这已经算她好心了。
倒是继弟还算懂事。宋家是典型的歹竹出好笋。宋根荣养了两个儿子,大儿子沈真就不说了,小儿子竟然也是个难得有善心的。在上一世,有什么好吃的时,继弟偶尔会省下自己的那份和沈真分享。
虽然在上一世的后期,沈真和宋家渐行渐远。但每逢过年过节时,他还会收到继弟的短信。
但也就是这样了。
你给我短信,我也回一句,却连个问候的电话都没有了。他们之间相隔着无数沈真打死都不愿意想起的时光,注定做不了真正亲密的兄弟。再说了,继弟对沈真的好,有时也夹杂着某种少年人不自知的高高在上。沈真会感谢他,有时会想起他的好,却不会因此和他产生某种难以割舍的革命友谊。
一想起这些糟心的过往,沈真就忍不住冷笑了一声。他现在是连恨都懒得恨他们了。
这种和平年代,在自己亲爹家里住着,却连口肉都吃不上,说出去谁能相信呢?也不光是猪肉,其实就连鱼也是吃不上的,明明鲢鱼卖得非常便宜。按照汾水镇那边吃法,他们在炖鱼时喜欢加入萝卜丝,这样鱼汤会更容易变成鱼冻。吃的时候,鱼头鱼尾归了继母,沈真就只能吃几口萝卜丝了。
最让沈真寒心的还不是这些。
有一年冬天,方石菊生了场病,持续发低烧,拖拖拉拉了将近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