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4 / 6)
乃教坊司名姬的玉婠,因排行第九,坊间都换她玉九娘,不但唱得好,听说跳的杨柳折枝舞也是京中一绝。”
昭平帝道:“那些扭扭捏捏不温不火的老套舞蹈有什么好看的,那日在建章军院的那鼓舞才算上是别出心裁……”
正说着,就看到那玉九娘唱完一曲,向堂中盈盈团拜道:“这是朱允炆朱公子写的新诗,九娘得蒙各位士子厚爱,厚颜再拜求新诗……请诸位士子将写好的诗笺传上来,奴家再挑三首歌之……”下边大堂一片热闹喧哗。
昭平帝脸上却阴云密布,恼道:“朱允炆?影落江湖里,蛟龙未敢吞?什么意思?”
林萱和方天喜赶忙斟酒劝解,昭平帝愤愤然地喝了杯酒,面上缓和道:“要不是高祖说了不可以言获罪,以文字获罪……哼。”
林萱前世毕竟对这个传说失踪的帝王抱有好感,赶紧转移视线道:“妾也觉得这舞蹈比那日建章军院的差远了,皇上您看,那边那名女子是不是有点像那日跳舞的。”
昭平帝果然转移了注意力道:“在哪里,咦?果然像。”
一楼大堂里大多是文人士子,因此一名着红衣的女子便十分醒目,从昭平帝和林萱的角度,正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桌上的人。只见那名女子肌肤似雪,鬓挽乌云,脸如莲萼,眼若秋水,眉飞入鬓,神采飞扬,左手边坐着一青衣男子,风仪秀整,意气闲雅,可不正是朱允炆,另有一紫衣男子持着酒杯神态懒懒,灯光下姿容甚美,恰是那东丘郡侯之子花铉,靠着朱允炆坐着,实有蒹葭倚玉树之感,女子右手边坐着的正是诚意伯长子刘廌,健壮身躯着一身黑袍,神气高朗,四人坐在大堂中,只觉得琳琅珠玉列于堂中,令人不觉自惭形秽。
昭平帝注目许久,面上表情不辨喜怒,道:“看来今日建章军院也给了假,平日军院管得甚严,军院学子不可擅自外出。”
堂中央的玉九娘,很快便选了三首诗词,便开喉顿嗓,呜呜咽咽地唱起来,昭平帝依然默默地听着曲子,将手中月样白梨玉柄扇轻轻跟着节拍敲打朱红栏杆,面上若有所思。
倏忽三首诗词已毕,喝彩抚掌声阵阵,台上玉九娘正施礼拜谢要下台,不料却有一青衣书童从楼上下来,递了一纸花笺上台,道:“我家国舅爷也方谱了个新词,还劳玉九娘也唱一曲。”
玉九娘面有难色,道:“九娘得蒙国舅爷青眼,原不该辞,只是九娘先已有言只唱三首,后边的姐妹也颇有歌才,不如请她们唱一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