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2 / 4)
【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感。虽然比不上现在精致,但是这么淳朴也让人惊叹。】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最后一句话差点没有让柳钰涵笑喷,原来他也能算得上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员?
勉强压下轻微的笑声,穿过寂静的街道,老教授们首先带着柳钰涵向他刚刚指过的居民楼走去。柳钰涵仰头望着那和他穿越前的居所极其相似的楼房,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个怀念的表情。
“华夏人有句老话,叫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柳钰涵比了个手势,引得周围的老先生们一通笑,“这话糙理不糙,别人的家再好,哪里比得上自己的家?”
“不过也可以换个文艺点的说法,比如‘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柳钰涵小时候背过唐诗三百首,这句话出自王维的《田园乐其六》,描写的是大自然的静美意境,可以说是诗中有画,音韵铿锵。
【虽然不明白,但感觉很美。】
【只是读出来,就有一种余韵悠长的感觉。】
【看了这两句诗的解释,复原的图也很美,真是让人感觉惊叹。】
这两句诗对于星际人民而言是很古老的文化,绝大多数人都听不懂。就算是和他一起行动的老教授们,也只有几个专注于研究中古文化的还能和柳钰涵讨论上两句,但这不妨碍有些人的脸被打的啪啪作响。
光读诗这一项技能,他们就输了好吗?
“读的不错,意思传达到位了。很少有小辈研究这么古老的文化了。”听着柳钰涵读诗的韵律,一位老先生有些感慨,“中古时代诗歌语言中那种简练又传神的美,是现在绝大多数诗歌无法达到的。”
“只能说是时代不一样罢了。”柳钰涵对此感触也是很深,“过去的诗人作诗虽然也是以情感为骨文字为肉,但当时的题材、文风、韵脚、审美都和现在有极大的不同。”
“那时候的书面文字追求简练,还有避讳这种说法,所以诗人们抒发感情时经常会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有的甚至隐晦到后人猜测纷纷,也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意思的地步,比如李商隐。”
柳钰涵说着说着又一次笑了起来:“当然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绝唱。”
老教授忍不住拍了拍手:“我倒是更喜欢‘君不见黄河之水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