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玉腕斜封彩缕长(4 / 8)
。”太后自然是要护着自家侄女的。
“谢太后,只是宫中惯例,每年端午佳节凡是射中粉团最多者,可由陛下为其亲自系上五彩长命缕,宫中姐妹们为了能得到这一殊荣,可是苦练了许久呢!”
裴昭仪下面的话还没来得及说,就被卢德妃抢了话头,“这就何难,再想个法子选出个魁首来不就得了,依臣妾之见,不如便请众位姐妹以端午为题,各写一首七言绝句,然后由太后和陛下品评,选出所作最佳者一人。陛下,臣妾这个法子可好?
爱妃所言,弘昌帝自然连声说好,立时便命人取了笔墨纸砚来,又燃起一支百宝至和香,以一柱香的时间为限。一时众美人各各凝思苦想,谁都盼能想出几句清奇脱俗的诗句来,入了皇帝的青眼。
裴嫊自小于这种展露才华的场合素来是低调惯了的,她时时记着生母对她的教诲,“木秀于林,风必催之,何必为了一时的风头而给自已招来将来可能会有的麻烦。
更何况,诗道和琴道此等雅趣,本是自娱,若是卖弄文采,拿去娱人,终是落了下乘。”是以随便想了几句平庸之句,装做苦思冥想,搜肠刮肚之态,赶在香快燃尽之时才提笔落纸。
她写完正要落笔之时,却瞥见郑才人正不紧不慢的拿起笔来,不慌不忙的在花笺上写起来。此时大多数宫妃都早已完笔,已有不少人注意到郑才人的文思缓慢。
裴嫊甚至听到她身后传来两个咬耳朵的声音,“不是说京城第一才女吗?我都写完了,她怎么才开始动笔啊,这文思也太不泉涌了吧!”
“哎呀,你懂什么,人家想要在圣上面前一举夺魁,自然要多斟酌斟酌了!”
无论郑才人是文思泉涌早早交卷也好,还是细琢慢研,迟迟动笔也罢,裴嫊都觉得此次奉旨赋诗的魁首十有*是属于这位京城第一才女的。
除非皇帝陛下不但偏心,连眼光也顺带歪了,因为听说卢德妃也是素有才名,惯会写诗弄文。裴嫊也读过她写的几首诗,虽觉尚可,但比之郑才人还是略逊一筹。
弘昌帝细细看过一遍后,从中挑出两页笺纸放到一旁,又想起方才翻到的一纸花笺,上面那短短几行簪花小楷,诗虽然平淡无奇,但字却是难得一见的好字,初观其形若花间海棠,细看其神则为雪中白梅,于柔媚婉约中自有一番风骨。
若不论诗,只论字而言,今日这魁首舍她其谁,只可惜,花笺的左下方却有四个小字:婕妤裴氏。想不到裴家那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