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番外(1 / 3)
太子大婚三月后, 箫太后去世,箫家也面临着灭顶之灾。
萧贵妃在后宫里已经完全没有了权势, 楚筱悠作为太子妃算是正儿八经的后宫之主,萧太后的丧事也自然而然的由她来办,这是楚筱悠做了太子妃后要办的第一件大事,说是举国瞩目也不足为过。
德妃到是友好的, 亲自同楚筱悠道:“这事情你放开手脚去做, 要是有哪里不懂的叫人私下里来问我就行了。”
楚筱悠认真的道了谢,还专门给德妃送了一份礼物, 这就叫德妃觉得非常满意, 毕竟就算不是为了这份感激,但人们更喜欢和那些知恩图报心思清明的人打交道。
德妃原本以为楚筱悠是怎么也会不断的向她请教的,但楚筱悠接下来的举动简直是惊艳了这些宫中多年的老人。
楚筱悠又不是天生就懂宫中事物的神人,但她却也有自己的长处和本事,从前太后丧葬都有详细的记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而皇上圣旨也是比照先德圣太后为箫太后办丧事,所以楚筱悠从华文殿里翻出来德圣太后的丧葬记载,用了一天的时间全部看完,凭借自己过目不忘的本事, 手上的所有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而真正叫人侧目的是礼部尚书对于楚筱悠在灵堂外悬挂旌旗数目的指摘, 结果楚筱悠只用了一句话就叫礼部尚书举旗投降。
“《德圣太后起居注》中, 第一百三十二页第二行, 尚书可曾看过?”
结果礼部一群人翻出了书一看,果然是楚筱悠说的对,这些人鸦雀无声,在不敢随便开口,还有个文人写文夸赞了楚筱悠,说楚筱悠之所以为太子妃,那是因为本身博学多识,比礼部的官员也要好,还列出了楚筱悠从前写的那首问菊,这在当时造成了不小的轰动,女子之中掀起了知书达理的小高潮,民间建成了不少的女学,这在最后,使得女子的地位也大大提升。
总归,楚筱悠这个太子妃比所有人预期的都要好太多,萧太后死后没多久箫家几乎是应声而倒,原先和箫家牵连颇深的世家也都土崩瓦解,朝廷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所有的坏的旧的全部破碎,新的也即将建立起,土地丈量轰轰烈烈的展开,百姓得了土地,对朝廷和皇帝是前所未有的支持,至于兴修水利道路这种种的利国利民的措施的实施,都使得这个王朝向着繁荣富强的道路走去。
这是个难得宁静的午后,刘曦从外面进来,见楚筱悠正坐在东宫的院子里晒太阳,他身上日渐浓重的帝王气势很快就消散的干净,如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