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三年(5 / 8)
礼数齐全。而且还送上了厚礼。
刘氏见这幅架势,不禁有些好奇。代郡太守听她这么问,连连叹道,“多亏了二郎君啊!”
如同慕容叡所料,街上有好几股暴民作乱,而且不仅仅是在街上。在衙署那儿,也有人抽刀对着出入署房的官吏乱砍。
那时候正好是衙署下值,人人累了一天,都是极其疲惫,没有防备,当时就有不少人被砍翻了。哪怕后来有人反应过来也到底失去了先机。
混乱里,是慕容叡过来,带人冲破了那些暴徒的阵势,并且连斩好几人,把局势控制住。他当时在署房里,目睹整个经过。
哪怕已经过去了几天,太守想起来还是一身冷汗。衙署里不是没有把手的卫兵,当时正值卫兵交换之时,正好有那么个空子,不能及时赶来,要是慢了会,说不定还会死几个人。
“郎君怎么知道,那些人作乱,一是衙署,二是城门?”
“衙署失守,城中大乱。官兵们恐怕先奔着这两个地方去了,城门那儿就算有人把守,恐怕也不见得能搭救上。”城中的兵力是有限的。那些不轨之徒似乎早就要他们分身乏术,在几个地方发难,若是援救不及时,还真不知道会出什么样的事来。
这种手段,慕容叡以前在和那些乱兵打交道的时候,曾经见识过几次,到了现在暴乱一起,他就马上预测到这些人接下来可能会作乱的地方。
太守听后喟然长叹,“慕容府君后继有人。”
慕容叡问了一下现在城中的情况。前几天因为暴乱,慕容府内外戒严,除非往屋内押送水和粮食之外,不准轻易出入。
“那些活着的,已经收押,现在正在讯问,就等问出指使这些人的主谋。”说着,太守迟疑了一二,“这事恐怕是瞒不住人的,我打算在奏章里,提郎君一二。”
出了这种事,对他来言,并不是好事。但事情太大,想要压下几乎没有半点可能,既然如此,与其等朝廷从别处得知消息,过来问责,倒还不如主动点交代清楚。
慕容叡满脸疑惑不解,太守连忙解释,“若不是郎君,下官这条命都不知道在不在,郎君义举,下官会向朝廷禀明。”
慕容叡笑了,他等的就是太守的这句话,他抬手,“多谢了。”
“不敢不敢。”太守连连摆手,“若不是郎君,下官现在还不知道在何处呢。”
太守在慕容家待了一会,和慕容叡谈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