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3 / 4)
“十顷?”
“良田,十顷!”
“王家疯了!”
“一顷可是一百亩,十顷就是一千亩,还是沂州府城外的良田,陪嫁陪良田千亩,这王家家主怎么也不怕儿子闹起来,这可是一千亩的良田啊!”
“听说王家的三个孩子是一母同胞,而且这一千亩的良田,听说有王夫人从自己的嫁妆中拿出两顷,王家出了七顷,剩下的一顷是别人的添嫁!”一个和王家有些关系的人说。
“七百亩也绝对是个大头”旁边的人感叹道“有了这一千亩,哪怕男方身无分文,一辈子也吃喝不愁!”
众人议论纷纷,有说王家嫁妆如此贵重的,有羡慕娶妻的林家公子哥运气好的……
刚才挑刺的几个年轻人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有些眼红王家的嫁妆,又有些怨恨当初王家为什么不选他们,否则今天的嫁妆就是自己的。
其中一个年轻人忍不住说:“嫁不出去的老姑娘,不陪嫁厚点,怎么可能有人要。”
剩下的几个一听,仿佛心中的郁闷有了发泄点,不断符合道:
“就是,就是!”
“谁知道王家姑娘是不是嫁不出去,才弄这么厚重的嫁妆!”
“就是…哎吆”一个年轻人正要附和,却突然被一根拐杖打中,转头一看,就看到里正老头正怒目看着他们说:“滚回家去,一群没有教养,不知廉耻的东西,别在这里脏了地方!”
说完,抡着拐杖就要开揍,几个年轻人见了,立刻吓得拔腿就跑,再没空在这说三道四了。
里正旁边一个年轻人立刻扶住他,说:“爹爹,莫动气,跟这群人不值当的。”
里正放下拐杖,说:“我有什么可生气的,你爹我当里正这么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
又叹息道:“王老头眼光还是一样好啊!当初王家姑娘出孝后,他一直挑挑拣拣的,我还劝他姑娘大了,快找一个吧,可他还是一个个往外撵,如今看来,可不是他有先见之明,要是应了刚才那几家,岂不是哭都晚了。”
年轻人轻笑道:“不过也是人之常情,刚才爹您光忙着训斥那几个臭小子了,没听到最后两台,倒数第二台是绸缎铺子十间,这十间可是旺铺,而最后一台您猜是什么,是黄金一百两,白银一百两,这可是相当于一千一百两白银,王家的嫁妆这么厚,别说那几个小子眼红,就是儿子,也恨自己早娶亲几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