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认亲得夸赞使者天价买天碗(6 / 8)
没有给李静满三年就改嫁,还说董飞燕给皇室的脸上抹了黑。
云义黎以云族族长的身份上的奏折,内容就如何迅速增加大唐国的人口献策,其中就有一条是鼓励寡妇再嫁。
大唐国与匈奴国之战大胜,然有四万多的军士英勇牺牲,这些人大都有妻有儿。
他们长眠地下,妻子成了寡妇,带着幼小的儿女,没有依靠,生活下去非常艰难。
如果几万名寡妇能够带着儿女改嫁,就有了依靠,都能够存活下来,且还能给第二任丈夫生育子嗣,为大唐国增加人口。
李严将以上三件事的的奏折放在一起让文武百官热议半个时辰,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亲自封的玉门侯海从文,自是信任他。他是无名氏老英雄的弟子,令匈奴国闻风丧胆的少年军神,朕在位的一天,就让他给朕守护北地边防一天。”
“董飞燕与海从文的婚姻是朕赐的,也是李静的师父无名氏老英雄一手操办。朕不想在此事上面听到任何非议,违者重罚!”
“云义黎上的奏折奇思广义,里面的提到的十一条增加人口的方法,由官报传至各地,先从长安县及陕西道的临潼试点执行,看效果如何。云爱卿替朕分担国事,赏匈奴国千里马两匹。”
如今的李严已登基近四年,手底下有一群能臣干将可用,想要做什么大事不再像以前那样费尽周折才能达到目的,在民间也积累到一定的威望名声。
各大家族对李严的牵制也越来越弱,反之权力集中在了李严的手里。
退朝之后,李严在御书房召见礼部尚书刘尔属商议三年一届的文比科考,李南陪听。
李严待刘尔属走之后,缓缓道:“上界的状元是白族的白星凡,这界的状元不知花落谁家?”
李南云淡风轻的道:“自是花落云族。”
“科考与写奏折是两回事。不知我的义黎在新婚之后,参加科考能不能静下心来考进一甲?”
李南自信的道:“姑父曾在梨花观隐居近十年,能够做到足不出观,心自是极静。”
“各大家族都想将文状元收入囊中,我现在能叫出名有失望夺魁的学子就不下于十位。”
李南挑眉道:“到时就看姑父与您说的十人在科考现场做文章谁发挥的最好。”
这时外面有太监高声禀报道:“陛下,高丽国的使者有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