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十五章(7 / 8)
修建的,后来贤妃死了,他就没有再来过。
皇帝看着碧波荡漾的湖水,对楚歌道:“你知道太后为什么那么不喜欢你碰乐器吗?”
楚歌道:“儿臣不知。”
然后皇帝给楚歌说了一个故事,那个故事跟贤妃有关。贤妃的出身是司乐坊的一名歌姬,但因为貌美,所以被皇帝临幸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就从一名采女变成了贤妃,她实在是太得皇帝欢心了,以至于这引起了太后的恐慌,皇帝甚至动过立她为后的念头。太后知道以后,曾跟皇帝闹得很严重,甚至不惜以死相逼让皇帝立誓不会立贤妃为后,皇帝最终只得妥协。
原本皇帝以为他保证后,太后就不会再为难贤妃了,可是太后不知从哪儿听来贤妃有孕了,假如是男孩,就让皇帝立她腹中的孩子为太子。太后深怕自己西去之后,这后宫就没有人能压得住贤妃了,于是不惜借他人之手除去了贤妃。
而这个人很不幸就是唐美人。
楚歌终于明白了太后不喜欢博姬公主的真正原因,归根究底还是因为贤妃。只是为什么太后会选中唐美人,皇帝没说,楚歌觉得大概当时太后急于找一个人,无论是谁,只要能除去贤妃就可以,根本不需要原因。
所以太后对博姬公主这个孙女其实怀有愧疚的,可太后实在太理智了,因此她的愧疚也只有那么一丁点。
“当年朕决定把你许给郑珣,其实也有一点儿私心,朕怪你母亲害死了贤妃,所以把怨气撒到了你的身上,朕知道这是朕自欺欺人而已。太后曾对朕说过,让朕留下郑珣一命,就当是对你的一点补偿。朕想过这个问题,虽然太后要求朕让郑珣继续做你的驸马,说实话,朕其实不太想的,朕宁愿给你换一个驸马。”
楚歌到此才算真的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竟然如此。
“假如你不想换驸马也可以,博姬公主就必须从大陈皇室的族谱上永远消失,你想要怎么做?”
楚歌道:“儿臣今生只认定驸马一人,即使抛去公主之位也在所不惜。”皇帝真的会那么轻易就饶过郑珣了?楚歌还是难以置信。
皇帝久久不说话,他讨厌郑珣,其实讨厌的是他身上流着燕朝皇室的血,更深层的一个原因就连太后也是不知道的。这个秘密他会带进坟墓,永远封存。
“既然你选了驸马,那等太后出殡后,朕会寻一个合适的时机宣布你的死讯。”
楚歌忍着膝盖的痛给皇帝深深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