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4 / 6)
口气,“想当年,我跟随你祖父揭竿起义四处征战,大燕的国运到了哀乐帝手里,是注定要亡的。要不是你祖父为了稳住朝堂,而放任燕朝余党的逃窜,皇上也无须为了那帮时刻想着反陈复燕的乱党而忧心。假如能牺牲一个你,换取大陈的安稳,便是我,也会这样做。”
楚歌完全傻掉了,太后在跟她说大陈秘史?那么接下来就该劝她坚定的站在皇帝这一边而抛弃郑珣了吧?
没想到太后却说:“你可知驸马的父亲是谁吗?”
楚歌摇头,这个郑珣倒没跟她说过,皇帝也没跟博姬公主说过,博姬公主只是知道郑珣身上流着燕朝皇家的血,具体的生父生母还真不知道。
太后对钟姑姑说:“走吧,我也该出去透透气了。”
钟姑姑给太后拿来狐裘披风和金丝镂空雕花手炉,楚歌也披上披风,跟着太后走出长乐宫,外边已经有两个不起眼的软轿放着了,楚歌坐上了其中一个,钟姑姑和太后坐上稍微大一点的那个。无须吩咐,轿夫就往长乐宫后面穿进了那条石子小径。
太后是要带她去见郑珣的生父吧?如果说楚歌对此不感兴趣那是假的,只是她没想到郑珣的父亲还活着,那么郑珣的母亲呢?是否也还活着?楚歌一边期待着,一边又莫名的紧张,她这算是去见公公的节奏了吗?
坐在软轿上,轿夫的步伐平稳,轿身的摇晃幅度很小,看来这四名轿夫都不是普通人,否则也没见太后带上侍卫。太后轻车从简,想来是不愿引人注目,楚歌也不敢掀开帘子看,她只能在心里默数着,一直数到了一千下,轿夫才停下来。
“姑娘,出来吧。”那是钟姑姑的声音,既然喊她姑娘,她们应该出了皇宫了。
楚歌掀开帘子,原来他们来到了一条幽深的巷子里,周围都是朱门大户的宅子,而软轿就停在了匾额为“荣华府”的府门前。
钟姑姑上前敲了几下门,楚歌搀扶着太后上了台阶,一名容貌妍丽的少女开了门,里面栽种着许多翠竹,白雪与绿竹相应,很有几分清冷的味道。
那名少女掩上门后,轻轻对太后一福,声音如黄莺出谷:“见过太后,陇西侯正在里面饮酒,恐怕酒后失态冲撞了太后,且容奴婢去通报一声……”
太后摆摆手:“就这样去见吧,哀家又不是没见过陇西侯酒后失态的样子。”
少女带着她们一路穿过了很多相连的回廊,来到一个类似日式风格的小庭院,楚歌闻到一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