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3 / 5)
所行动,她总不能拖郑珣的后腿。
可是到底该从哪里着手,楚歌还真没头绪,屏退了其他人,楚歌单独留下李嬷嬷,李嬷嬷是博姬公主的奶娘,可以说是看着博姬公主长大的,她在宫里也待了十几年,算得上是宫里的老人。要说博姬公主在皇宫里还能相信谁,必是李嬷嬷无疑。
楚歌推心置腹的把话跟李嬷嬷说了一番,当然她只是表达了不想在皇宫处处受制于人的意思,其他的事情,现在说还没到时候,楚歌就先放着。
李嬷嬷当然知道公主的处境是怎样的,只是她以为公主是打算像之前那般隐忍,所以没多说什么。既然公主有心为览少爷月姑娘谋日子,她当仁不让的得为公主谋划谋划。
因着有朝月公主在,所以想从皇帝那儿下手是不太现实的了,楚歌十分赞同,她对渣爹皇帝实在没好感,能把自己亲闺女嫁给与自己有国恨家仇的人,这不是把闺女往火坑里推是什么,这样的爹,即使是身为路人的楚歌都看不下去。所以楚歌也不愿再去抱皇帝的大腿,她可不指望皇帝会某天醒悟,会对博姬公主感到愧疚,会给博姬公主补偿。上位者永远只关心眼前的利益,博姬公主的境遇甚至还比不过和亲公主。
至于皇后,皇后有儿有女,眼下正盯着东宫那边蠢蠢欲动,柳依依进宫就是最明显的方向标,指望这位母仪天下的皇后给博姬公主撑腰,那也是不现实的。自从柳依依挺着肚子时常进宫之后,皇后对郑览郑揽月的关注度也降低了许多,毕竟还是未来的亲孙胜过外孙。
而朝月公主上有皇帝玉妃撑腰,外有越国公撑腰,博姬公主的外祖父谢其然只是翰林院的大学士,没有实权,整天埋首于书堆当中,研究治国之道,能给博姬公主点帮助微乎其微。
那么最后剩下的人就是太后了,要是能让太后稍微表现出那么一点儿对博姬公主喜欢的意思,博姬公主在宫里自然就不会再被人看轻。
通篇听下来,楚歌有些糊涂了,这太后,以前不是最不喜欢博姬公主的人之二吗?朝月公主排首位。李嬷嬷让她讨好太后,难度真的不会太大?
李嬷嬷道:“公主,太后怎么也算是您的亲祖母,她以前只是不喜欢您吟诗弄琴,并不是讨厌您这个人呀。您想想,后来您每天都给太后抄佛经,她不也慢慢放下对您的成见了吗?要说皇宫里谁最容易讨好,在我看来,一心向佛的太后是最不会轻易偏向谁的。”
楚歌更糊涂,太后不轻易偏心,那不是更难讨好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