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2 / 4)
顶着博姬公主这张脸,感到压力略大。
一切准备就绪,这次楚歌带了云烟和月烟前往,把羽烟留了下来。楚歌让羽烟去给张朝恩挑一个稳重老实的人,不用太年轻,做事容易马虎,也不用年纪太大,手脚会不灵活。
羽烟目送楚歌一行人离开白芷园,然后也紧跟着出了府。
此次出行的仪仗,跟上次去云池别苑的仪仗差不多,依然按照楚歌的要求,将牛车换成了马车。
楚歌和郑珣乘一辆,云烟月烟乘一辆,只是后面跟随的侍卫增加了一倍。
关于抓周,楚歌还是知道的,这是一种小孩周岁时预卜婴儿前途的习俗,新生儿周岁时,将各种物品摆放于小孩面前,任其抓取,传统上常用物品有笔、墨、纸、砚、算盘、钱币、书籍等,女孩儿抓周,则多会摆放针线刀尺等物品。
刘家三姑娘的抓周礼设在午时开始,所以楚歌非拉着郑珣陪她赖了床,要不然她的精神可不会像现在这样好。
公主府的马车,所到之处,行人纷纷驻足避让,待马车驶远后,百姓们无不悄声议论,这以马代牛,他们还是首次看见。博姬公主府上的马匹,可真俊。
坐在马车里的楚歌对此一无所知,她并不知道这是高调的做法。而郑珣,他不认为楚歌的做法有什么欠妥之处,左右他们夫妇不招皇帝喜欢,那么还有什么可隐忍的呢?只要是楚歌喜欢的,他宠着就是了。
眼看着博姬公主的仪仗缓慢的朝着刘府前进,刘府那边,却因为公主驸马的即将到来正忙得不可开交。
刘录事一遍又一遍的催促着仆人清点着宾客的数量,还有谁没来,没来的就赶紧催,来了的宾客,女眷请到内院,男眷接引到酒席处。宾客进门前,一定得把他们的帖子看清楚了,可不能让一些人浑水摸鱼进来。
仆人听得耳朵快起茧子了,但那也是没法子的事儿,今儿来的是公主,那些宾客只有等公主的份儿,万万不能叫公主等别人的。甭管多不情愿,仆人还是得照办。
刘府内院的锦绣堂里,刘夫人身边的秦嬷嬷指挥着仆人把大案摆在床前,又将印章、笔、墨、纸、砚、算盘、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铲子、勺子、剪子、尺子、绣线、花样子等一一摆放在大案上。
刘夫人则带着刘三姑娘周旋于各位夫人和姑娘之中,应不暇接,那些夫人姑娘夸刘三姑娘,都快令刘夫人笑得合不拢嘴了。大家还纷纷羡慕说,三姑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