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取证,严谨缜密(2 / 3)
因为漂白剂导致的鲁米诺发光,是快速闪现的强光;而血迹导致的发光,是逐渐出现的荧光。
只要严谨观察,就能区分。
并且只要让现场风再干几天,漂白剂的干扰就会自动消失。
当然,这违背了侦破案件的“黄金72小时规则”,这么吃亏的事,冷傲从来不做。
他的每一步看似微小的取证动作,都是经过缜密推敲的。
现在,尽管现场有大量血迹痕迹出现,他那张轮廓分明的俊脸,依然凝重。
因为冷傲很清楚,在这些被认真清洗过的血迹中,血液里遗传样本,很可能已经被破坏。
如果提取不到足够检验的遗传样本,就不能与小田雅美的DNA进行比对,从而无法证明这些血迹属于死者。
不过,冷傲并不急躁,相反,他如猎豹般冷静,更加集中在这些血迹痕迹上。
荧光反应使得现场痕迹再明显不过,冷傲通过分析血液的喷溅形状和痕迹,轻而易举地就还原出案发当时的情形。
明显被擦拭过的血迹,主要集中在五个圆形的中心点上,并在中心点周围呈现不规则喷溅状,继而向下形成流淌痕迹。
死者小田雅美的身高是1点六米,而血迹中心点的高度刚好是全部介于一米到一米二的高度之间。
这个高度……有蹊跷!
冷傲的目光很冷,很锐利。
如果小田雅美是自己不慎摔倒或滑倒,头部意外撞击在浴室瓷砖墙壁上……
那么,第一处血迹中心点,也就是圆形的撞击点,落在一米左右的高度上,还情有可原。
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摔倒一次后,又支撑着爬起来,继续在同一高度上,再连续撞击头部四次,那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除非是有人,控制住了小田雅美,紧紧扯住她的头发,以极端愤怒的方式,将已经倒地的她,一次次拉起来,再狠狠地撞向坚硬的墙壁!
仅是意外,这样的撞击点就只应该出现一次。
就算是死者会有二次摔倒的可能,但也绝对不会重复撞击在同一方向,同一高度。
凶手的恨意与残暴,通过森森闪烁的荧光,赤裸裸地暴露在冷傲面前。
可是,为什么地面上没有拖曳的血迹?
又为什么地面上血迹消失的边缘,那样古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