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8 / 10)
这个年头卖房子的人不少,卖店的人却不多,生意好做是众所周知的,很多沿街商店开发后直属街道管辖,更加不拿来买卖,多是用来收租。章泽在中介挂的要求实际上已经半个来月了,这才是头一回听到消息。
门面位于二环内,一处人流济济的商业街上。店面位于一个新楼盘底层,才竣工不久。章泽看着外墙崭新的临街大楼,不由感叹北京的发展果真快了淮兴好几大步。
商铺很好,但价格也不菲。这些统一由开发商设计好的隔作一百平方一间的店面开价便是每平方价格九千元,饶是这样也在开盘之后就被抢购一空,现在换了二道手的房主还要再赚一些,要一万块一个平方。
章母他们在西城区买的店面也才一万多块钱。出现这样一种价格,代表房地产业的升温蜜月期已经逐渐来到了。
北京的房子不愁卖,国内各个城市的人都挤破了脑袋想到这来发展,章泽看房主爽快物业知名店铺的质量也高,没多犹豫就决定买下这块地方。虽然通过中介还要交一笔不菲的物业费,可比起两眼一抹黑地一家一家询问,无疑中介的效率要高得多。
一百平方的商铺,一平方一万元,总价就是一百万。最后还价两万元,刚好填补中介费。对方不接受按揭,章泽不确定自己是否有那么多现钱,去银行查看了一下余额之后才惊觉户里的钱好像多出来了。
仔细回想之后他差不多明白到这是怎么回事了。从平分干股的拍档公司建立之后,章母无心管理包子铺的生意,包子铺实际上一直都是章泽和章悌在代劳。章母也很放心地直接让他们处理一切事物,包括每天的营业额和每个月的开支数目。章悌从前是帮忙管账的,可跟章泽开诚布公谈过她对店里的生意没兴趣之后,包子铺的工作就完全被移交给了章泽。每个月包子铺产生的收益也都被存在章泽的户头。
老店一个月大概能产生五千元左右的净利润,这是扣除掉店内的开支和人员工资的,从去年暑假开始,到现在也有好几万块钱了。在中山路的新店赚得更多,光景好时一天收入两三千都有可能,只是人员开支也比老店要付出多一些,每个月的收入少说都在万元上下。老店每个月的贷款是章母在缴纳,章泽现在负担的是淮兴一个百货大楼商铺的房贷和中山路店面的房贷,加上新文化大街两套中等户型房的贷款,每个月大概要支出四千多元,差不多就花费掉了老店的营业收入。
多出来的钱是段金刚存到账上的中山路生煎包店的营业收入。章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