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3)
将。但是爷有没有想过,即便是在盛世,一旦有变故,能派上用场的还是要靠手握兵权的。”
“你的意思爷懂。只是如今各营的将军大多是参与过平三藩,收台湾的,哪一个不是皇上的心腹,想要撬皇上的墙角。”八爷摇头失笑,就连随征噶尔丹的直郡王都不敢打的注意,他又凭的什么。这岂止是得不偿失,简直是捋虎须。别太子还没把自己作死,他先倒了。
“不是。”八福晋说道:“我的意思不是眼前这些老将。爷想想,以他们的年纪,还能在军中待多久,新人迟早要上来的。我们何不趁着新人还没崭露头角的时候就先拉拢过来,到时候也不打眼,又能为己所用。”
八爷心里一紧,他不是没想过与武将交好,但要说去结交军中未来的将领,他还真没什么章程。一来没有合适的人选,二来自己看重的未必就能让皇上看重,若是皇上看不上,说什么都是白搭。
八福晋自然知道八爷的担心,这便提议,“爷想想佟家,或是年遐龄那里可有得用之人。”
八爷这才深思起来。
年遐龄在京为官二十余载,十分低调谨慎,从不与人交好。
至少八爷曾几次表态,均未得到回应。
如今外放至湖广,倒是越发的如鱼得水,深得圣眷,俨然就是封疆大吏。
这样一个有实才又懂得收敛锋芒的人,自然是上位者所喜,却也注定是孤臣。
想要拉拢这样的人,堪比登天。
至于他的两个儿子。年希尧就不说了,一个醉心笔墨的文人,收揽来也不过多个清客。
倒是年羹尧略有些过人之处,前两年刚刚中了进士的时候还特蒙皇上召见过,外放到杭州将军手下也是皇上钦点的。
这个人,八爷是有留心的,原本想着等他下回上京述职的时候再把人请过来好好结交一二。没想到他几时却已经投到了四哥的门下,这才没再放在心上。
再说佟家,与皇家本来就关系紧密,皇上承认的外戚,也就佟家一家。如今的上书房内大臣的位置就还有佟家的一席之地,可这样一个地位超然的人,为了避嫌,八爷怎么都不可能在明面上去与之深交。
至于佟家的子孙,自佟国刚去后,也没有能上的了台面的。就是皇上抬举,把佟家行三放到盛京磨砺,那不也是个禁不起历练的,皇上没追究就算不错了。
这样一通思索下来,这两家虽然都合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