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1 / 7)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
一首诗只抄了一半,窗外就起了风,带来扑鼻的草木花香,闻起来惬意的很。
今日明明是大暑,午前却忽然下了一场雨,整个热意便降了下来,这会子穿着纱衣,都能感觉到手臂处被雨丝沁过的凉意。
宜臻撂下笔,将宣纸晾在一旁,任风吹平纸上未干的墨迹。
而后卷下衣袖,起身吩咐道:“摆膳罢。”
这是前朝诗人于长安写的一首七言,诗中极近溢美,道尽了都城的繁华盛景。
而后大宣建朝,虽迁都京城,可经营至今,也不逊前朝旧都长安。
天子脚下,便是京城的九品芝麻官,都比外任的县丞吃香许多。
只是,若骨肉分离,久不能见,寄人篱下似的独个儿长在别人手底下,那即便再繁华,又有何欢喜呢?
圣旨已下,秋分前,祝二老爷必要到任上就职,从京城往黎州,路途遥远,拖家带口的如何也要行上一两月,若是行程中再遇上些什么耽搁了行程,无法及时就任,那就真是抗旨的罪过了。
是以祝二老爷当机立断,决定轻装从简,大暑之后便启程南下。
而今日就是大暑了。
一年之中天气最炎热的时头,在这时刻奔波去西南,还不知路上要吃多少苦楚。
这两日,整个二房都陷在离别的愁绪中,便是连竹篱居的丫鬟们,都低眉垂眼的,没个笑脸。
当然,满心眼里愁别离的只是祝二太太而已。
对于那些姨娘庶子女们来说,更多的还是对黎州苦寒的惶恐与惧怕。
听说四姑娘在屋里头已经哭了好几通,日日都可以闻见杯子碎裂声,闹着非要她姨娘也去求老爷老太太,好让自己和五姑娘一样留下来。
三少爷则一声不吭,面如寒霜,瞧谁都是阴阴郁郁的,让人怕的不敢多看。
确实也是,他与五少爷亭詹同是二房庶出,偏偏同母不同命,五少爷一出生就被抱到了老太太屋里,如珠如宝地养大,宠的比嫡出的亭钰还要张扬些。
如今亲父调任,也因了老太太的缘故,不必跟去黎州。
而他呢,论身份比不得亭钰,论得宠比不得亭詹,书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