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3 / 4)
缜点了点头,直截了当的问:“如何?”
林侍郎是在措手不及中被带走,落到阑晓手里自然是被狠狠的收拾了一顿,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像完颜希亮一样因为心有坚持,恁是凭着一副小身板从阑晓手中存活,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阑晓意兴阑珊的道:“招了。”
林侍郎又不是什么硬骨头,几下下去就鬼哭狼嚎的问什么答什么,半点不带停顿的。
原来一切是从那日松带着蒙古使团进京开始,在孟朝高层对蒙古拒之门外的时候,那日松更弦易辙转而对那些中低级官员使力。
他当时随身带了很多的珠宝,用金钱开路,敲开了很多心智不坚贪图钱财的官员的门。先时人们并没有多想,只当他是病急乱投医,在先帝有意和金国结盟冷落蒙古的情势下,走投无路只能找那些无足轻重的官员结交,有便宜不占是傻子,就无可不可地接受了‘馈赠’。
谁知在那日松人离开了孟朝,对那些接受了钱财好处的官员们却一直没有断了‘进供’,把他们的胃口养的越来越大,欲断难舍!
然后那些留在京城的蒙古人借着些小事出了纰漏就上门求助,因为都是在职位上随手可以解决的事,看在收了那么多的好处的份上,所谓的‘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就无可不可的借着职权便利以权谋私。
帮了蒙古人就又送上丰厚的谢礼,如此周而复始就像是滚雪球似的,他们的牵扯越来越深,渐渐的,他们曾经滥用职权的事就成了对方的一个把柄,想摆脱也摆脱不了。
金钱驱使下,加上那若有若无的威胁,不帮着蒙古人就有被丢官杀头的风险,他们干脆缩起脖子当起了蒙古人的保护伞。
蒙古联系上嘉安帝,就是通过林侍郎的手,毕竟他曾经有瑞王属官的身份,念着旧主进宫拜见嘉安帝也属平常。
“所以,皇帝和蒙古到底达成了什么目的,就只是劝说完颜希亮写这么一封信吗?”韩缜双手抱胸,讥讽的问。
他现在还记得当初他们一起撞上金蒙使臣对峙的场面,当时的嘉安帝和那日松可是相见相厌,毫无好感!何曾想到,他们转眼能握手言和,联合在一起?
他该佩服嘉安帝的能屈能伸吗?为了未知的目的可以牺牲国家利益,不顾大局。不,嘉安帝本来就不是个正常人,是个偏执疯狂的疯子,用正常人的思维来测度他才是天真!
阑晓遗憾的摇了摇头:“林侍郎真是个‘乖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