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3 / 5)
同样是打仗,当然是柿子拣软的捏,伤亡也少一点。
这实在是太异想天开了,蒙古有这么好心吗?也许有愚蠢的人认为这是上佳之计,求之不得地想符合,然而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靠谱,这不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吗?
蒙古当然不可能这么好心,这是蒙古智者提出的‘疲金之计’,只要金国信以为真,那么不管金国跟孟朝的战争是赢是输,最后得利的都是蒙古。
金国赢了,经过一场战争也肯定国力损耗实力大减,而后方也必将空虚,蒙古正好可以趁虚而入,不仅能不费吹灰之力地收服金国,而且还能白得孟朝的土地,可谓是一石二鸟;金国输了,那更不是他们的对手了,可以轻而易举的从后方出发一举击灭,还能减少己方的伤亡;不管金国作何选择,蒙古都可以冷眼旁观,在金国打生打死的时候可以休养生息以逸待劳。
蒙古也不是现在才提出停战和谈的想法,但金国朝臣也不是都是傻瓜,自然能看穿蒙古的嫌恶用心。在耶律梵主政时就一直置之不理,宁愿和蒙古苦战也不接这茬。因为他的一力阻拦,蒙古的计划自然是不了了之。
那日松幽幽冷笑,所有的阴谋诡计都建立在实力之上,耶律梵再如何清明也不在了,而金国已经被蒙古打破了,吓破了胆,他们的骨头已经软了,恨不得匍匐在蒙古铁骑的脚下阿谀奉承,只求活命。
计划现在开始也不晚,有长生天庇佑蒙古子民,他们将无往不利横扫天下,天下终将是蒙古人的天下!
“乌延大人先不必谢我,我蒙古自来是有功必赏,绝不辜负任何一个有功之人!”那日松沉沉道,“不过我怎么听说孟朝使臣也在中都,莫非大人在诳我不成”
对上那日松阴沉的目光,乌延利打了个机灵,他马上道:“大人放心,孟朝使臣不值一提,我有把握说服朝中的人站到我一边,同意和蒙古的协议”。
外戚宠臣不是白当的,有皇帝女婿在后边撑腰呢,乌延利狐假虎威的给自己拉起势力,能当半个朝廷的家。更何况能与他一敌的耶律梵去世后,对面已经乱成一锅粥了,本来朝堂上就被不剩几个有为之臣了,要不然他也不会痛下决心投靠蒙古,实在是脚下的这条船风险太大。
那日松眯起眼,漫不经心地道:“乌延大人的话我自然是信的,不过我觉得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让跟大人作对的人偃旗息鼓和你站到一处,不知大人可愿意一试?”
“哦?”乌延利大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