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3 / 5)
快松快,一个粗人,你让她天天文绉绉的,还不憋死了。
崔氏这么打发了大娘子的生辰,当时是痛快了,过后心里难免有些后怕。
晚上谭玉回来的时候,怕他发怒,就先拿谭玉对自己说的那节俭话说了。
谭玉瞅瞅她,其实崔氏不提的话,自己根本不记得今天是谭雅的生辰了。心知崔氏不过是借题发挥,去年大娘子刚来的时候,因自己愧疚没尽到做爹爹的责任,总想要一股脑的把以前欠的都补回来,难免夸张了些。当时是嘱咐崔氏把大娘子的十二岁寿辰办得好些,还正式把谭雅这个名字定了下来。
谭玉暗叹,这么多年过去,崔氏还是这般不上台面。不过也好在她这个脾气,自己拿捏也容易。
谭玉再不满崔氏,也尽量不插手内宅里的事情,于是他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崔氏满心欢喜,刚有些得意忘形,谭玉来了一句:“晚上不必等我”,崔氏刚翘上去的嘴角就耷拉了下来。晚膳过后,他果真直接去了花氏的屋子。
到了沐休日,谭玉将谭雅叫到书房,递给她一个小箱子,说是给她的生辰礼。
谭雅笑嘻嘻地问他:“爹爹,我现在可打开了,东西要是不如我的意,我是要换的。”
谭玉看她笑眯眯的模样就高兴,点头道:“好啊,你看吧”。
谭雅打开一看,竟是一张地契。要是别的官家小娘子看了这张纸,一般是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别人不说,二娘子肯定不认识。
但谭雅从小养在谭家娘娘身边,娘娘干什么也不避她,反而都手把手教导。
在其他有些门第的人家,这银子的事情可是要污了小娘子的眼睛的,哪里肯让她们知道。但是谭家娘娘不同,阿翁是个甩手掌柜,读书又是个费钱的活,不好好算计,这一大家子是连饭都吃不上的。
在元洲的时候,娘娘老是给谭雅说,别听那些穷酸书生的鬼话,有本事他们喝风活着。她常教导谭雅,银子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银子却是万万不能的。所以,如今谭雅看到这地契,分外想念这老朋友。
谭玉道:“你如今也十三了,爹爹给你一个庄子,也不在家里的账上,你自己掂量该怎么经营。我再给你个外头的管事,像在元洲娘娘那样,好好弄些零钱用。”
谭雅连忙使劲点头:“好好好。”
过了一个多月就到了中秋节,庄子上面给谭雅送来了新产出的蔬果,谭雅看着这些东西,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