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1-39长宁与她 (3)(13 / 23)
南地较之北地,最难得的地方就是河道多,行船自由,同样的距离,从北地到荆州路上要走好几天,江南这边坐船只需一日一夜,尤其是夏季汛期过后,顺风行船更是方便快捷得很。
由此,南地的商市较之北地更为繁华,乐意从事商事的人也多得很,不过,在有洪灾的年份,同样受损严重,可谓是利弊参半。
这几年南地气候不错,少有大旱洪水等灾害,因此即便延昭帝对商事苛刻了些,南地的商人们还是愿意南来北往的赚钱跑商。
“姑娘,你说荆州是什么样的?”颜书语这次出门带了春月秋玲菱香三个丫头,春月一边煮茶,一边看着外面两岸风景,颇有些兴奋的开口询问。
颜书语自己也有些兴奋,两辈子,她也同样很少有机会能到处跑,对荆州之行同样充满期待,“荆州是南方重地,最是产粮,有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
荆州良田多,霍家在荆州有钱人中排行靠前,这几年正巧轮到他们为延昭帝筹备军粮,同军粮一起的,是皇家给予的恩旨,允许他们专市卖粮或者免商税几年。
有荆州在,江南即便有大灾,这粮食也该不缺,但延昭帝上一世离世前几年,由着自己性子随意折腾南地大商们,尤其是荆州这些粮商,靠着权势强行征粮,价格给得极低,很是伤了几家元气,惹来无数怨怼与厌恶。
也是为此,当年江永二州大旱时,南地商人们不仅不愿费心筹粮,有些还趁火打劫,抬高粮价恶意搅乱商市,她当年临危受命为两州筹粮,一则是她的心意,二则也是永德帝的意思。
南地大商们对朝廷抵触太深,不愿施以援手,只能靠她和北地十三行了。
不得不说,那阵子是真难,救灾是好事,但为着救灾大伤自己元气,不少人都是不愿意的,如果不是当时她几番筹谋多方联络,及时漕粮送去救灾,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人力始终敌不过天意,这是颜书语最深切的想法。
年景只要不好,人就吃不上饭,只能听天由命,她最初做商事,就是不想听天由命,但半生种种经历告诉她,天意最为深不可测,人力只能尽力去做去抵抗去挽救,否则只能在天意之下被吞噬。
不想被天意压垮,就一定要踩稳了路,踏踏实实的往前走,就像她父亲承继祖志在粮之一字上耗费心血一样,她自己也要在天意下,为西北那些人找出一条更好的明路来。
荆州之行,只是开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