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阿白还活着?(3 / 13)
准让你人头高高挂起。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了,早就嗅出苗头的那几位资历老的不敢吱声儿,而刚入内阁不久的邰家旁支一位爷,或许是磨炼不够,那一身扎手的傲骨还没被磨圆滑,又或许是想在此时此刻(老油子们都哑口无言的时刻)彰显自己胸有丘壑的本事,于是主动站出来批斗,言辞犀利尖锐,字字句句直刺朱太后,讽她一介女子竟敢胆大妄为把朝堂当成儿戏。
其他晓得内情的老大人不禁为邰家这位爷暗暗捏把冷汗——虽然你们邰家是皇帝一派的,也没必要把太后仇视得这么明显吧?
然后,魏总管跟着就把这位的话原封不动的传了回去。
再然后,太后便以实际行动告诉他她还真就把朝堂当成儿戏了——你不服?很好,有骨气,随便给你安个违抗太后懿旨的重罪,送入大牢斩监侯。
此举看似是在惩罚那位不知轻重的内阁“新人”,可其他人都晓得,太后这是杀鸡儆猴,不仅要在掌权第一天杀杀邰家的威风挫挫宣宗帝的锐气,也要其他人看明白,北燕的天已经变了,谁要是敢再站皇帝一派,就送你入大牢陪那位去。
那么,他们这些“猴”是该收收毛睁只眼闭只眼任由太后施为呢还是该义愤填膺地站出来指摘太后的种种不是?
蠢货才会选前者,北燕这位太后有多强势,接触过的人都知道,惹毛了她,她能在慢慢薅光你身上的毛以后再给你扒下三层皮来。
几位阁老商议了一上午,最终一致决定做睁眼瞎,至于原因?刀都架到脖子上了,你是择木而栖还是拿出傲骨来继续死扛?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原因,最重要的是,内阁首辅以及几位两朝元老心里都明白,宣宗帝在很多政务上的决策全都是出自朱太后的指点,否则以宣宗帝的性子,他万万做不到那样的铤而走险而又雷厉风行。
所以,其实撇开女人身份,北燕这位太后是很有理政天赋的。
于是第二天,大批大批的奏疏就这么毫不避讳地被送到了寿安宫,而在上朝的时候,宣宗帝感觉自己完全就像被架空了一样,因为上奏的那些大臣问他意见都像是在应付,一个个反倒是把目光看向珠帘后的人,似乎在等着她做出最后的裁决。
宣宗帝怒不可遏,抓着正在禀奏的某位大臣就是狠狠一顿叱骂,言语中表露出了对太后擅权的不满,然而任由他如何愤怒,底下的大臣们愣是没一个出来喘气儿的。
宣宗帝的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