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赏春宴中有诗会(3 / 4)
玉书,眼中稍微的闪过了一丝的诧异,但是马上调整好了表情,状似疑惑的问道:“这位是?”
后面的唐广抢先一步抱拳见礼,说道:“这位是荣玉书,字文玉,也是今年参考的举人。文玉,这位是掌议论的太中大夫,你须得称呼张大夫。”
荣玉书倒也不想的诚惶诚恐,对于他们这样的晚辈,态度须得不吭不卑才好,恭敬中却又不需要太过,免得人家觉得你没什么见识,见不了大世面。
果然,想必与旁边的一人,看见唐临的时候诚惶诚恐的样子,总是显得多了一份镇定,一份大气,两相比较之下,就可以分出谁高谁低了。
一阵寒暄之下,荣玉书也渐渐掌握了这里的门道,见礼也越发的熟悉起来了,眼神一瞟,倒是看见了另外的一个熟人。
坐在那边,身穿的是一身淡蓝色的丝绸褂子,出尘脱俗,风姿隽永的一人,并不就是崔品迁吗?旁边的一人,看上去依然让人很惹人注目,分明就是陈学义,另外还有一人,也是有一面之缘,气宇轩昂的崔知温。
几人似乎来的比较早,所以已经早早入座了,崔品迁也看见了荣玉书了,嘴角勾起了一丝迷人的微笑,举杯,隔空的对着荣玉书敬了一杯,在引起他的注意。
荣玉书有些好笑,虽然每人可以带人过来,不过数目并不能太多,陈学义的文采斐然,而且长相英俊,可以说得上是风流潇洒,绝对符合崔品迁的审美观。
座位似乎是按照官位或者是声望大小来排列的,唐广虽然也有邀请,但是还是跟着唐临来的,座位自然不是在很后面。大理寺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与公,大理寺有权审理所有的案件,是直属于圣上的命令的部门,能做到这个位置上的,手上哪里干净得了的呢?
对于唐广,竟然也莫名了恭敬了几分,一些可谓说是前辈的人,对着唐广的态度竟然也好了很多,可以说的上是就像是对自家后辈一样的祥和谦逊。
荣玉书开始不解,但是紧接着想了想,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了。
唐临唐寺卿的年纪已大了,再过几年便要向圣上请辞了,唐广已经是少卿之位,而且这些年来功绩斐然,表现不可谓不好,不但深受圣上的重用,而且大理寺上下也对唐广承认,有很大的可能便是下一任的大理寺卿了,提早结交,好吃自然是多多。
顺带着荣玉书也沾了不少光,多了几分年少有为的称赞,虽然只不过是客套上的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