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 (5)(1 / 24)
小哥哥,你帮我看着宝生,我去去就来。”她说完也不等徐青云的答应,三步并作两步,朝着家里奔去。
这时家外已经围了一群的村人,有的指指点点,有的小声嘀咕,皆是一副看热闹的姿态,赵巧儿急忙喊道," 都让开,娘!姐!”
众人见赵家二女儿跑了过来,也是让开路来,赵巧儿进到院内,见几个脸上长着横肉的汉子正和徐二娘对视,不知道说些什么,徐二娘脸色越发的难看。
徐二娘见赵巧儿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急忙把赵巧儿拉入怀中,轻声责备道,“叫你不要回来……”后又对那带头汉子说道,“你这借条是我和我家大伯的家事,什么轮得到外人插手,有能耐你让他来见我。
徐家娘子,我不瞒你说,你自己好好想想最近得罪了什么人,今日这借条在我手上,你想要回去也行,只有两个办法,要么还钱,要么拿女儿的抵账!”
“娘,这是怎么了?什么借条?"赵巧儿着急的问道。
赵秀秀在一旁脸色已经是苍白,她悄声对赵巧儿说道,“你忘记了吗?也是……,你那时候还小,爹爹还在的时候,有一年闹了灾荒,几乎没了收成,到了冬日没有饭吃,爹爹看着实在不行只好去大伯家中求助,大伯家里那时还有五六亩的好地,总比我家里好些,但是就是不肯给,爹爹没办法又去了二伯家……,你也知道二伯母的为人,只给几个馒头就把娘打发出来了,最后没得法子,又回头去找大伯,给他写了二十两银子的欠条,这才借了些米出来……,在后日大伯要银子,爹爹就是不给……,那时候还宽裕也不是拿不出,只是爹爹恨大伯太狠心罢了,爹爹说,借的时候就没想还过……,这事一拖就是几年,大伯也不能强要,渐渐大家也忘记了……”
赵巧儿点了点头,“ 竟然是有这样……,只是家里哪里凑得出来?他们这是怎么得来欠条的?大伯人呢?”这几日虽然赚了些银子但是加在一起不足四两,在加上之前的十两银子,怎么也凑不出这许多。
赵秀秀眼中含着眼泪,“巧儿,你还没看出来?这是有人是找事,这陈年旧事,大伯也早就消了要钱的念头,怎么会突然想起?你看他们说我家最近得罪了什么人?除了拒了王员外的婚事还有什么?都是我的错,呜呜,那日我就不该生了怜悯之心帮了那傻公子。”
赵巧儿只觉得心里火腾腾的往外冒,大伯怎么会干这事,都是骨肉亲戚,真是丧尽天良,那一边带头的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