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重逢(一)(2 / 4)
学后依旧不改男孩子贪玩的本性,足球和篮球都进了校队。他虽然对学习只是八成上心,成绩却在全年级可以排进前十。很多女生对他暗自爱慕,私下里也常常有人偷偷塞情书给他,可他却似乎情窦未开。
冯笑笑的事业一路顺风顺水,她在85年的中段在解放路最繁华的路段开了一间成品衣店,取名月珍时装店,还顾了几个店员。她每隔一个月亲自去一次江州打货,偶尔还带着裴东升帮忙。由于总能把握流行趋势,款式新鲜齐全,卖的价格又比宁城的国营百货商场便宜很多,新店一开张就生意红火。两年下来,每个月的营业额稳定在一两万上下,还有不断升高的趋势。
冯笑笑上一世的大舅妈/这一世的大嫂——任慧一直帮着她打理纺织厂后门的铺子,成衣生意渐渐占据上风,裁缝生意就索性停了,凭借着冯笑笑的好货源,这家分店的生意也十分不错,任慧手上的钱也越赞越多,俨然成了一个小富婆了。她丈夫裴东升见老婆比他能挣钱,时常眼红,因此每次陪冯笑笑去江州打货时都偷偷的买好多洋烟回来倒卖,私下攒了不少私房钱。
裴家一下子成了纺织厂家属中的“小康之家”,尤其是随着厂子的效益一日不如一日,这家人就显得更加扎眼。
林锦平的妻子/林冉的母亲邵兰没有熬过1985年的春节,她在除夕日前几日在医院的病房里平静的去世了。1985年开春没多久,林锦平还没从妻子的去世的伤痛中恢复过来,就收到了到江北县做代理县长的一纸调令。他只得先把林冉交给父母照顾,只身一人来到江北县。
江北县临近江州市,这原是一个只有30万人口的小县城,六七十年代最大的产业是水稻和水果种植。改革开放后,江州市越来越繁华,几个早年在江州打工回来的当地人在县城里建起了皮具厂,当地老乡有样学样,渐渐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林锦平调任到江北县的时候,这里已经是全国经济百强县了,四处厂房林立。因此林锦平虽说只是个县官,却也谈得上是平步青云。
县里面几家私营大户都是做皮具起价,一开始只是接一些江州大厂分过来的小单,逐渐有了门路后,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固定客源。近五六年,江州假货横行,几乎成了全国的皮具假货中心,江北县也成了制假的生产中心之一——这里远离江州市区,方便脱离监管。随着制假规模越来越高,江北县的这几家制假大户挣得盆满钵满,连普通百姓也因为跟着鸡犬升天,江北县是个熟人社会,全县的人都愿意为这些制假大户提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