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翻脸(一)(2 / 4)
甚至他们连孩子都没来看一面。她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儿。
李队见冯笑笑低着头不说话,心里立刻明白了大半。他说:“那阵子本来应该通知你的,但是你在住院,会计联系不上,才想着让你婆家人联系你。都是我们工作做得不周到……”
“队长,谢谢你告诉我,这都是家务事儿,我自己会想办法处理的。”
李队依旧觉得不放心:“要是碰到什么困难了再联系我。”
“好。”
5000块钱,这是八十年代中旬是一个普通工人九、十年的工资了,这么一大笔钱,冯笑笑怎么也想不到,冯家人居然瞒了她整整三个月。
你们不来看我,那我只能抱着孩子去会会你们。
上一世,她虽然与爷爷一家谈不上亲近,但三十多年来,也大致知道几位亲人的生活轨迹,说起来也颇为传奇。
大伯和大伯母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在村子里办砖窑厂,八十年代中期全国经济转好,冯家村的很多农民手上都开始有点钱,纷纷把土坯房推倒了建砖瓦房,砖窑厂的生意一下子变得非常火爆。
到了八十年代末,大伯一家已经成了冯家村头一号的万元户,惹得很多人眼红。冯笑笑记得,她在这个时间段去爷爷奶奶家时,经常能吃到城里都很难吃到的肉菜,爷爷家和大伯家都分别盖起了小楼,在冯家村可以算得上是富庶之家。
到了九十年代,很多农民都开始效仿,办起了砖窑厂,随着竞争变得激烈,大伯家渐渐没了优势,砖窑厂的生意一落千丈,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家人的小日子也算过得去。后来砖窑厂办不下去了,看到冯家村很多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大伯虽然已经年近四十,却为了补贴他儿子冯康上大学的费用,也顺着这股潮流到了沿海的大城市打工。他没有技术,年纪又大,只能去工地上工作,没想到被高空落下的砖块砸中了小腿,落下了残疾,成了一个跛脚。拿了一笔不算多的赔偿费用回了老家。
自从大伯家开始走下坡路,大伯母对爷爷、奶奶和小叔、小姑更加刻薄了,小姑小芬在九十年代初期考上大学,大伯母却不愿意替她出学费,害的小姑小芬十八岁就负气离家,到大城市打工,在城市里安家落户后也不再回老家了。小叔也多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冯家的存款几乎都在大伯母手里。
爷爷奶奶晚年没少被大伯母苛待,这事儿经常被村子里的人议论,连她母亲裴月珍都有过耳闻。可大伯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