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3 / 6)
“我只听他们说了一句,没来得急看车就过去了。”
阑珊忙叫随车的人来详细询问,又派人回去探查,看有没有人受伤之类,天将黑的时候派去的人才回来,说道:“是一个过路商人的车,因为惊了马才掉下去的,人却无恙,早已经走了。”
阑珊这才放了心,原来因为杨时毅才走不多久,她自然是担着心的。
当下才定神,等晏成书起身,便把那几十张的手稿送了过去给他瞧,还有些忐忑道:“我只是闲着无聊打发时间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未必有用,老师别笑话我。”
晏成书叫把灯挪到跟前,对着灯影一张一张的看,直到吃晚饭了还在看。
洛雨笑道:“可见这写的必然是好的,不然的话先生哪里会这么入神?”
阑珊满怀忐忑,不敢做声,此刻才悄悄地说道:“老师,不如先吃饭吧。”
晏成书抬头看了她一眼,笑道:“你这写得很好,只是缺乏一些纲目,留下来我慢慢地看。”
阑珊听他赞赏,心里略喜,便笑说道:“您不说我胡闹就好了。”
晏成书正色道:“这可不是胡闹,整理妥当了,这是能传世的典籍。”
他居然用了“典籍”二字,阑珊一震,脸上便有些微红的,觉着自己实在是当不起这夸赞。
晏成书含笑道:“你不用妄自菲薄,我很清楚自己所见的是什么。哦……杨时毅跟你说了吧,湄山的事。”
阑珊点头:“说了。”又情不自禁地笑说道:“我也没想到竟然这么快,或许是巧合?我还以为至少得两三年呢。”
晏成书也笑了起来:“你看看,又不自信起来。”他说了这句,看着灯影出神,终于道:“今日跟杨时毅说起,看得出他很喜……”
见阑珊正竖起耳朵听着,晏成书却停了一停,才道:“他很赞赏你的才干。”
阑珊因为高兴,便只顾喜欢的摆手道:“哪里,又不是我一个人能做到的。”
晏成书叹道:“虽然不是你一个人做到的,但是若没有你,就算去一万个人,也是断然做不到的。湄山的事情我跟杨时毅看法一致,是你去了这一趟,才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可知,造福的不仅是湄山三千的寨民。”
毕竟当时的情形就像是一个火药桶,而且当地已经在调集军队了,箭在弦上,很快就是血流成河,到时候湄山三千的寨民,外加上启朝的军队,那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