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5 / 8)
叠垫着下巴,“其实我倒不认为你用流行曲就不能展现自己,只是相比而言,这些经典曲目更好。但并不是说流行乐曲会有问题。其实我挺期待你用民乐的方式去演绎流行,也许你走的远了,就能反过来对民乐的发展有所帮助。”
这番话似曾相识,似乎在某档节目上听过。戚茹想了想,同样是评委,不能厚此薄彼,于是也向渠义笑了笑。
戚茹走下台,下一个是六十岁的老人,他很有阿炳的感觉,一步一步走到现在。但因为演绎其他曲目太次,也许只能止步三十强。
果然,他落败了。
台上有人挥洒泪水,有人欢畅大笑,人间的喜悲如此相似。
中场休息时,渠义没和评委一块吃饭,他一个人领了盒饭坐在一边,看起来有点孤单。节目组一直乐于看见评委们之间有不同意见,这样才能引发话题讨论。某些情况下,导演安排他们说一些引人遐想的话,但这次,是渠义自发的行为。
他一直不太赞同这两位评委死板的观念,明明有些选手的技术还不错,选择流行乐曲是因为要扬长避短,但在他们眼里就成了不务正业。要不是戚茹的技术太过惊艳,之前选择周杰伦的乐曲又过于有名,要不然他敢打赌,这两位评委一定不会这么好说话。
他是流行歌手,本来不应该参加这种传统民乐选秀节目,但既然节目组邀请了他,就应该是知道他们会有思想上的碰撞。他喜欢创新,也喜欢会创新的人。
比如一直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进行巧妙融合的李玉刚,独具匠心,专辑中的歌曲曲风多样,既有传统的中国音乐元素,又融合了R&B等时尚曲风。《新贵妃醉酒》、《清明上河图》都是李玉刚的创新尝试。
在他之前,没有人像他一般,将京剧和流行结合,歌曲里出现戏腔,双声变换,这些即丰富了流行,也改变了京剧。
下午场是徐宁,观众席没有位置,陆妙对徐宁不感兴趣,直接拉着她离场。但她们没走成。
“等等。”一个扛着摄像机的大哥叫住了戚茹,“戚茹是吧?我是来采访的,采访很短,不会耽误太久。”
戚茹忽然想起来,她答应过了班主任,要在采访期间‘不着痕迹’替一中宣传。如今正值省教育局的视察,说不定校长还特意和他们说了这件事。
“好的。稍等一下。”戚茹身上穿的衣服不太适合,她从背包中找出校服,穿好之后才点头,“好了,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