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3 / 6)
片刻后道:“也罢,缓两年也好。只是母后祠堂建成后,择了吉日,朕却要率臣下一起去祭拜,让天下万民知晓,谁才是朕的生母。”
另一头,杜伯玉回到家,却是特意去请几位上了年纪的女眷亲戚,让她们帮忙回忆杜氏的形貌。
众人对于杜氏的形貌,一样是模糊了。只一径说长得美,别的细节,却是说不出来。
最后还是杜伯玉一位远房姑母对杜伯玉道:“你家含兰虽胖些,但瞧着相貌,却有一两分肖似贤德太后的。真要画像,就比照着含兰的相貌,往美里画,身段么,往窈窕里画,也就差不多了。”
杜伯玉听着,便喊了女儿杜含兰出来。众人一瞧,杜含兰虽大饼脸,胖腰身,但五官确实还算耐看,一时就研究起来,比比划划的,最后皆道:“含兰毕竟是贤德太后亲侄女,再如何,总有一两分相似的。”
杜伯玉听着这些话,只暗思,连自己和这些女眷们也忆不起太后娘娘真切的形貌,更别论其它人了。如今也只好以含兰相貌作基础,往美里画,画出贤德太后的形貌了。
众女眷说着话,话题又引向皇帝身上,悄问杜伯玉道:“皇上真要为先皇和先太后守孝三年,不先行娶皇后么?”
国孝期间,民间只要守三个月便足够了。皇帝也有特权,只须以日代年,一样只要守三个多月便够了,并不须守足三年孝。但慕容珪却放话,说要守孝礼三年,三年内不选秀不娶皇后。
杜伯玉其实知道一点儿内情,不外乎皇帝现下根基未稳,一旦娶亲,须得从四大侍郎家中,或是姜氏一族中选了皇后。皇帝不愿意娶四大侍郎家的女儿,也不愿意娶姜氏一族的女儿,因以守孝作托辞而已。待孝期过了,他那时有了根基,想娶谁当皇后,便娶谁,再不必顾忌什么四大侍郎和姜氏一族了。
众女眷问着话,却见杜伯玉只呵呵笑,并不作答,不由摇头道:“你呀,就是一个没嘴的葫芦,想从你这儿问一句话,是别想了。”
杜伯玉的夫人任氏见女眷不满,忙帮着赔罪,笑道:“皇家的事,哪是我们可以随便猜测和讨论的?这不能怪我家相公。”
任氏是一个嘴巧的,有她打圆场,众女眷也就放过杜伯玉了,转而问起杜含兰的婚事,都道:“含兰肖似太后娘娘,又长得富态,定然能择一位贵婿,且放眼好好挑挑。”
更有一位女眷凑到任氏耳边道:“皇上今年二十岁,你家含兰十五岁,他们是表兄妹,若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