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16.8(3 / 8)
稳了下来,而曹姓皇族依然坐在帝位上。
其实对于现在这位皇帝位上的小皇帝,谢庄和王涛都觉得太不合适了。明明有年长而且嫡出的皇兄,可曹桂却坐在皇帝位上,而且他还是桓翌立的。桓翌一死,桓家在朝廷里再也掌握不了朝局,这位小皇帝是不是该退了?前面的废帝曹安被迁往荆州,被桓家控制起来了,要迎接他回来做皇帝基本不可能。但是殷皇后和武帝曹盛还有一个嫡出的皇子曹瑗,他今年十七岁了,让他做皇帝也比曹桂好啊。但是,这会儿,谢庄和王涛都不敢说废立之事。毕竟这种事情,谁要是做了,就会被很多人当成跟桓翌一样的权臣和奸臣。还有,频繁的废立皇帝会造成朝局不稳,一旦因此造成混乱,谁也负不起责。
景国因为桓翌的北伐失败,各方面都遭受到了损失。在这种关头,维持时局的平稳被当成第一要务。谢庄和王涛就算对小皇帝不满意,但也不敢提出废立皇帝。而重新恢复王爵的武陵王曹焕也不愿意提废立之事,在他看来,如今曹桂当皇帝挺好的。因为皇帝年纪小,而且毫无母族可以倚靠,他能够信任和倚靠的人,在朝堂上似乎只有他这个王兄。他可不想让前废帝曹安的亲弟弟鄱阳王曹瑗来做皇帝。鄱阳王曹瑗一则已经成年,他要做了皇帝当然就会有自己的主意,不一定会听他这个王兄的话。二则曹瑗是武帝和殷皇后的嫡子,他身后可是有强大的母族可以倚靠,就更不会听自己的话了。他想要在朝堂上有话语权,当然是继续由曹桂当皇帝最好。
故而,尽管曹瑗最合适替代现在的小皇帝曹桂,但却无人敢提出来,明知道曹瑗做皇帝,对景国有好处,可却没有人支持曹瑗。景国的朝局诡异地继续维持着表面的平衡。
姜氏这会儿听说了萧弘上战场,不忘叮嘱他几句不要忘了可是定了亲的人了,做什么事情要小心等语。
萧弘道:“不碍事,我们也没有跟胡人正面的大军相碰,遇见的都是小股军队,另外我也十分小心。”
刘氏接着问他:“这回来了就不走了吧?对了,你阿父和阿母是怎么说的?”
这话可是问得相当有艺术啊,翻了年,谢妙容就会及笄,满十五岁。这及笄以后,萧弘就要准备迎娶谢妙容了。两人在定亲后就分开了差不多一年,这一年只是通书信,两人都不在一个城里面,刘氏真是觉得担心,怕有什么事情,会影响两人的婚期。先前,萧弘避祸远走徐州,桓翌又掌权,刘氏可是愁了大半年,一想起小女儿的婚事就发愁。主要她怕这个桓家势力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