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番外三(3 / 6)
见一斑;还有一种是说她本人早就有了鲜明的党派立场,她本人虽然没有加入XX党,但是从很早以前开始,她就在不间断的通过党内人士向其组织提供财务支持,大家面前展柜里的汇票就是证据,党的旅欧支部能够那么顺利的成立和开展工作,也离不开她的大力资助,所以有人说,她不是XX党胜是XX党,因此才从一开始就不看好国民政府……
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我们继续说回江冬秀,可能是那段游历过程给了她太多的触动和灵感,回国后她创作了大量的以底层社会穷苦劳动人民为主角的短篇小说,比如写纤夫的《活在麻绳下的人》、写车夫的《长跑冠军》、写铁匠的《短命的健美先生》……这是她一生中作品的井喷期,这些内容沉重的作品虽不如她以往的小说受民众欢迎,可却意外的博得了文人学者们的一致赞誉,同时也引起了政府方面的不满。
我们现代有个很火的表情包,就是一只白鹭在海边,面对海浪做出伸腿试探的动作,有许多网友给它加了解说词,叫做“在XX的边缘试探”,同学们肯定都用过,你可以说“在违法的边缘试探”、“在生气的边缘试探”等等,我们纪念馆也给那时候的江冬秀女士做了一张类似的表情包,大家请看:在被捕的边缘试探。
在第二期节目中我们已经给大家分析过了,相比于那些勇猛不羁,甚至敢于舍身成仁的斗士们,江冬秀先生算是个十分谨慎而又低调的文人,最爱披着马甲搞事情!
她那一系列的短文,从开始的调侃,到后来的讽刺,再到最后明晃晃的批判,便是在一步步的试探社会和政府各方面对此的包容度,不过那时候正值民国政府与文化界和教育界的蜜月期,因此江冬秀女士并未受到任何的刁难,于是,她十分放心的写了一部中长篇连载小说《穆斯林的朝圣之旅》。
这部小说在后来曾同时荣获第三届XX文学奖和YY文学奖,是一部极为出色的反应社会黑暗的小说。
我们从早期的《自由谈》报刊中发现,这部小说是江冬秀很早之前就准备要写的,当时她第一次在小说后面缀上了“番外”,备受读者欢迎,报社为此开展了以“出行的那些事儿”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江冬秀便从海量的读者来信里挑中了两篇自己很感兴趣的,一篇是夜遇鬼火,根据江冬秀的改编和后来的发展,变成了走进科学专题栏目,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科学怪谈》的前身,还有一篇是麦加朝圣,只是那时候她苦于自己阅历浅薄、知识储备也不够,便一直搁浅了,直到她有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