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2 / 6)
”林炎城对这个词很陌生,他看向刘福生,“这是什么意思?”
刘福生倒是比他懂,“之前也学过。好像是到晋阳那边学习大寨。”
林炎城沉吟了一会儿,面色发苦,“这是省里发的命令,我们要是不去,他们该以为我们跟他们对着干了。”
为了这事,林炎城推掉手头上的事情,带着几个干部出发去了晋阳。
到了这个大寨,林炎城喝了一肚子鸡汤,用一句话可以总结:要自力更生,要像大寨那样,不借国家的钱,也不向国家要东西。
林炎城倒是没什么感觉,但是他很快观察到周围的人就像打了鸡血似的。
最要命的是跟他一起来的,先进工人于彩英,两眼放光,直勾勾地盯着林炎城,激动地道,“主任,我们回去后也弄这些梯田吧?他们能把山开出来当田。我们也行的。”
林炎城给她泼冷水,“我们怀江县又没山。开什么梯田,你虎啊。”
于彩英不死心,又道,“我们也可以学着他们建个小水库。这样田里不会没水。”
林炎城都想朝她翻白眼,“我们怀江县左面靠长江,怀江横穿整个县。你觉得我们县的田会没水?”
刘福生噗嗤一声乐了。其他人也都闷笑。
于彩英接连出了两个主意都被否定,还被大家笑,面上恼火,她嗤笑道,“那主任叫我们来学大寨干什么?难不成只是来游玩的?”
林炎城指着田里密密麻麻正在劳作的人们,“我们来学习他们的精神。主席说的好,我们一定要懂得‘路要自己走,家业要自己创’的道理。不能依葫芦画瓢,我们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家。”
于彩英见他用主席的话来堵自己,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回去后,林炎城召集所有革命委员会讨论‘学大寨’。
大伙兴致很高,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
林炎城首先发言,“我们怀江县靠水不靠山,虽然不能建设梯田,但是我们可以在道路两旁都种植杨树。”
“我看不如栽果树,秋天可以有果子吃。”
林炎城摆了摆手,“栽果树固然有果子可以吃,可是管理起来也麻烦。我们没那么多的药灭虫,到时候还得让人抓虫。浪费人力物力不值得。”
这些都是次要的。他担心有的小孩前脚摘下果子,后脚就被人告发,估计连命都能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