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0.9 (20)(2 / 24)
,只冷冷淡淡回了句,“臣不敢携功求报。”
陛下眸子顿时变得冷寒,总觉得李怀安这话有嘲讽之意。
携功求报……
李家曾助大楚建国,求的便是能入主中原地段,在长安有大好前程。然长安又有长安的根基,昔日打下江山的□□入了长安后,封赏无数功臣,独独不给李家想要的回应。□□却仍不想丢开李家,又百般说辞,得以纳了李家一位女郎入宫。
后来那位女郎死于宫中,原因不为外人道哉。
当年助张家打江山的李家诸人,都或死于长安,或死于战场。或有巧合,或有阴谋,谁又说得清呢?
李家终是对皇室失望,偏安江南,再不提北上之事。当年先祖更是下了令,大楚皇室在一日,李家子弟绝不入长安为官,违者皆非李家子孙。
这一晃眼,已过去了近二百年。大楚皇室在风雨招摇的建国中,多次需要李家相助,李家都未曾施以援手。皇室对李家不满,李家对皇室不满。谁也不服谁,谁都觉得自己受了委屈,谁都怪对方不能理解自己的苦衷。多少年下来,李家和大楚皇室的恩怨没有了结过,倒是真的互不往来很久了。
眼下,李怀安去来了长安,还来未央宫中拜见皇帝。
陛下问:“爱卿所谓何事啊?”
“求陛下饶臣家二郎一命。”
“……哦,这还不是携功求报?”
李怀安笑了笑,“陛下开玩笑。皇室与李家的恩怨,岂是一个小孩子就能说得清的。”
皇帝:“……”这是还觉得张氏欠他们李家良多,一个李信的恩情,根本还不了啊。
皇帝冷笑。
冷笑之后,却也拿李怀安没办法。终归到底,还是张氏先祖时期,没有处理好这个官司,给后世子孙留下了许多麻烦。李家是会稽大族,多年来也没给朝廷惹过麻烦。皇帝再把人家的话冷冰冰打回去,也实在觉得脸疼。
可是李家这不恭不敬的应付态度,大楚皇室也颇为不满。
陛下说:“爱卿还是怪罪朕吗?李家子弟出色者众多,却没有一个来长安为官。如今大楚国运不盛,内忧外患,你们也不出头。你们不出头,世家们全不出头……这是在膈应谁呢?指着朕干什么呢?”
李怀安不应。
内忧外患,原来陛下也知道。知道却不在意,整天沉浸于成道问仙上。陛下都不在乎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