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4 / 7)
五十两银子的砚台的,”梁蓄对杨祯笑道,“那军牢既是杨大人的手下,不如这样,杨大人先帮他垫付,日后再慢慢从他的工钱里扣,如何?”
杨祯狠狠瞪了那军牢一眼,为着息事宁人,只好点头称好,命人封了五十两现银给萧槿。
那军牢觉得自己今日真是倒了血霉了,又见连梁蓄也这般维护,料想卫庄与萧槿大约真是有什么来头,忙跪地求道:“这位爷爷,这位姑奶奶,求放过小人吧!五十两银子赔出去,小人可要白白给官府干十几年才能还清……”
萧槿笑道:“这关我何事?你既逞着官家的威风,那白白给官家干十几年又何妨?”
卫庄深以为然,点头道:“我表妹说得是。不过不要叫我爷爷,我没有你这样的孙子。”
萧槿不由低头笑。
军牢瘫坐在地,痛哭流涕。
等卫庄与萧槿结伴离开,梁蓄望着他的背影,决定回头把这少年的事跟卫承勉说一说。
一旁的杨祯笑着探问道:“听闻荣公也来了山东?”
梁蓄颔首道:“荣公拨冗而来,见今正寻处下榻。”
杨祯忙表示自己在聊城这边有一处别院,可以给卫承勉暂住。
其实他此番一半来意在卫承勉身上。卫承勉这样的大佛岂是轻易见得到的,若是能借机攀交,那对自己的仕途可是裨益多多。
梁蓄笑道:“那成,等我去知会荣公。”
卫庄走出一段路后,提出要查看萧槿的手,萧槿略一踟蹰,摊开手掌给他看。卫庄见掌心的红痕已经淡了,这才放心,柔声安慰一通,末了笑道:“你这回还赚了几十两银子。”
萧槿也是有后台的人,方才并不畏惧,只是那种被人一力维护的感觉实在很好,她想起来便觉心里暖意上涌,当下再度道谢。
卫庄拍拍她的脑袋,道:“你我不言谢,都是一家人。”
萧槿脸红低头,这话说得……
院试前夕,陆凝亲手炖了一锅通草鲫鱼汤给卫庄送了过去。但对卫庄解释时,说是她母亲想着他明日就要赴考,让她将这个送来,聊尽心意。
卫庄直接出言让她端走,陆凝见他再三坚持,倒也不介意,只是笑道:“我听闻了表哥那日维护啾啾的事,表哥可是族中有奥援?”
她觉得,如果卫庄没有后台,那么在学道行香之时闹出那么大动静,便有些不可理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