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6 / 7)
作史上的通病。在场应该有人看过商务部研究院对国内外资跨国公司的研究报告,当中指出由于外资合作控制差,导致国民总收入与GDP发展不同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未能实现,出现限制竞争的垄断苗头以及各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泛滥等问题。政府没有挣到钱,还需要为环保、劳动退休问题以及资源、人才等等企业发展配套买单。所以近年来我国已开始调整对外引进外资的态度,像福满堂最初与华夫签订的那种不平等条约应该不会再出现了。”
有人见理论不易占上风,开始扣“排外”的大帽子:“您好像对外资很有敌意,是不赞同本土企业再与外资进行合作吗?”
他在营销行家面前班门弄斧,反而被其利用。
冷阳笑道:“您理解错了,我是希望大众能认清资本的特性。相信大家都知道日本作家夏目漱石,他有一本名著叫做《我是猫》。里面有一段情节是这样的:这只猫有一天发现一块被主人遗忘在桌上的年糕,它很想尝尝这种新鲜食物,却又不敢冒险,于是非常想让女仆发现这块糕,然后将它收走。可是女仆记性太差,一直没这么做。猫渐渐忍不住了,终于咬了一口年糕,结果牙齿一下子被粘住了。它不禁感叹‘难得的机缘会使一切动物做出并不情愿做的事情来’。正如故事里的猫忍不住偷吃,资本对利益的贪婪有过之而无不及。明知有50%的危险,也会忍不住为了那50%的侥幸去追求100%的利润。这一属性是任何资本都具备的,不管是外资企业还是民族资本,无一例外。改革开放以来大批跨国公司涌入中国,关于他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功过历来争论不休。但不管他们为中国带来了什么,促使他们到来的动机都是对战略资源的战有和不公平交易的渴求,没有一个远涉重洋的资本家会满足于三倍以下的平均利润,而简单分析跨国企业在华的经营模式不难发现,他们追求的超额利润不是源自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也不是靠奢侈品的市场定位和高端广告得来的,真正依靠的是垄断、不公平甚至非法交易。所以我个人从不相信外商对中国企业有感情,他们用一点钱收购中国企业,钱赚够了就走人,即使不走人也会垄断大部分市场,让本土企业在螺蛳壳里讨营生。任何合作应该是平等互利和双赢的,中国企业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在经历了那么惨痛教训后应该明白‘产权是企业立足的根本,保不住产权何谈双赢?’,如果继续迷失于外资的大棒加金元政策,还会有更多本土品牌败走麦城,惨遭资本收割。”
他有条有理回答每一个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