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3 / 5)
是最美好的时刻,那时的欢声笑语最真挚,也最热烈。
一如这晴朗的曲调,是他人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时刻。
当她吹罢此曲,承誉随口问道:“今日的曲子倒是颇有些欢快的基调,看来你的心绪也一扫阴霾。”
微微一笑,文宁疏轻声应道:“是啊!事已至此,无法改变,我再哀怨的顾影自怜又有何用?倒不如换一种心境去看待,至少能让自己好受一些,阴沉的冬日不可怕,寒冬过后,便是明媚的春晓,唯有怀揣希望,才能使自己有勇气想办法走出这深渊沼泽。”
实则她只是感念自己的遭遇才会说这么多,听罢不闻对方应声,宁疏还以为自个儿讲这些大道理太枯燥,导致这位公子不愿听,遂向他致歉,
“扯远了,一时感慨,公子勿怪。”
她所不知道的是,这些话亦引起他的共鸣,令他想起了自己的处境,是以他才会沉思不语,
“无妨,姑娘所言如暮鼓晨钟,警醒在下那颗迷茫的心,你一个弱女子尚且能有这样的胸襟和认知,我真是自愧不如,实该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使这日子不那么煎熬。”
文宁疏很清楚,并不是她讲的有多好,只是巧合罢了,“道理这种东西其实谁都懂,但真正领悟却需要契机,也许是旁人无意的一个举动,也许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曲子,恰巧在那一刻触动你心扉,你的心结也就自动解开了,并不是旁人的功劳,而是你自己,愿意选择放过自己。”
这位姑娘的见解倒是独特,承誉会心一笑,长叹一声,不是哀戚,而是一种看破后的解脱,此刻的他只觉整个人都轻松很多,
“不论如何,我都要感谢姑娘的曲子和你的一番话使得我茅塞顿开,不再拘泥于悲痛之中。”
未免她再下逐客令,承誉率先道:“我坐这儿喝杯茶,姑娘没什么意见吧?”
“啊?”懵了一瞬,想起头一回的表现,宁疏这才恍然,歉意一笑,“上回是我不懂规矩,还请公子见谅。”
又坐了会子,闲谈了几句,承誉这才起身,照例在桌上放了张银票,岂料她竟道:“您来之前已付过银子吧?这赏银最终会归巧姨,公子还是别破费了。”
那倒也是,于是承誉又拿出一张,“这张归你,在巧姨进来之前收好。”
“待在这听月楼,似乎也不需要银子。”一日三餐都有人管,她要银子作甚?且她私心里总认为一旦收了银子便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