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善后(3 / 4)
盒。
还有五件瓷器:一个酒壶、两个花瓶,还有瓷熏香炉和大海笔洗各一个。
看得出来,这些器具都是较罕见的,不是杯碟碗盏那种量贩货,所以王平山才没见过一模一样的,不敢判断真伪。
顾骜也不懂瓷器,不过他问了对方行情之后,觉得知青们应该不至于为了这点钱去伪造瓷器。
因为太便宜了,伪造一炉的成本都不一定够。
知青们的报价是这样的:“王平山原先杯子碟子一律是10块钱一个收,大件也三五倍。我们这几个花瓶酒壶还没验过真假,您担点风险,都算40块一个吧。”
对于知青们来说,或许也指望一件瓷器换一个多月工资了。
那个朱漆木盒虽然是木头的,不过因为面还有金的花纹,卖家非得说那极薄地一层金子值钱,要了顾骜50块。
至于那个大屏风,完全是因为面的雕纹和画面精美,尺寸也气派,要了顾骜150块。
不过顾骜仅仅看了几眼,知道这东西绝对是这些里面最值的他肉眼认出是金丝楠木的东西了,肯定是陪葬里的牛逼物。
最后他一共掏了500块钱。
也亏得次给姐姐买录音机时多出来200多块预算。加老爹知道他今天来解决的事情凶险,又给他塞了些钱,他才拿得出这么多现金。
因为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直接两清,所以什么字据书证都没留下,安全得很。
顾骜也知道王平山肯定收了更多的东西,不过他也不眼红王平山倒台之后,已经被他收走的东西肯定会被冻结起来,国家到时候再会处理。
几天后那批曰本客人来的时候,这些“涉案古物”肯定是来不及重新进入合法流通的。
顾骜并不是贪婪之人,他不指望靠物发大财,只要别让这些东西流出国外,也不要被人毁掉,在谁手都无所谓。买个几百块玩玩,对他而言是最合适的尺度。
反正物要想高价变现,得捏的时间太久了,至少20年里在国内都卖不价钱。要想卖出高价,唯一的办法是出口,而这卖国了,顾骜不屑为之。
……
话分两头。
顾家姐弟在冷眼离开茶场的同时,吴俊法已经带着手下的警员、押送着王家父子下山了。
他们可以根据案子的涉及管辖、越境抓人,却不能越境送回省城审判按照当时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